[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评价化合物对病理状态下血管生成作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7027.3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利文;刘可春;何秋霞;张云;韩建;王荣春;孙晨;王雪;侯海荣;彭维兵;陈维云;陈锡强;张轩铭;李晓彬;张姗姗;楚杰;王希敏;郭敬兰;党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评价化合物对病理状态下血管生成作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特定时期斑马鱼幼鱼,模拟病理状态,然后以“完全肠下外缘静脉长度”作为评价指标,成功建立了药物对病理状态血管生成作用的评价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稳定可靠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更加科学、客观,体现了棘突的生成情况,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价 化合物 病理 状态 血管 生成 作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评价化合物对病理状态下血管生成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1)将受精后48h的发育正常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移入培养孔中,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处理,得VEGF处理斑马鱼胚胎;将受精后48h的发育正常斑马鱼胚胎不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处理为正常斑马鱼胚胎;(2)一组VEGF处理斑马鱼胚胎连续给药孵育至72hpf,作为加药组,另外一组VEGF处理斑马鱼胚胎加入等量的培养水孵育至72hpf,作为VEGF组,正常斑马鱼胚胎加入培养水孵育至72hpf,作为正常对照组;(3)麻醉加药组、VEGF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斑马鱼,采集每条斑马鱼肠下静脉SIVs区域的荧光显微图像,测量每组每条鱼的完全肠下外缘静脉长度;(4)定量分析得到的每组斑马鱼完全肠下外缘静脉长度以表示,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VEGF组、加药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当加药组斑马鱼的小于VEGF组斑马鱼的,且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待测药物对VEGF处理斑马鱼的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70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