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于寄生虫荧光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5071.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0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权;范小林;江天宇;曾冠杰;曾红;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23/08 | 分类号: | C09B23/08;C09K11/06;C07D209/6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28 | 代理人: | 邹圣姬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寄生虫病的生物光学标记领域,主要为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血吸虫成虫荧光标记。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具有共轭二烯键结构,更具体的是分子结构通过三个烯键链接,亲水基团具有磺酸基(‑SO3H)和羧基(‑COOH);并且这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可以用于血吸虫成虫荧光标记成像。实现了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以及荧光标记血吸虫成虫。近红外荧光染料通过共轭体系使荧光染料发射光位于近红外区域,再结合亲水性的磺酸基和羧基进行水溶性改性,该类近红外荧光染料用于荧光标记血吸虫成虫,有效地解决了血吸虫成虫荧光成像中荧光染色效果差、背景荧光干扰和光穿透性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荧光 染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用于 寄生虫 标记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下式结构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近红外荧光染料可以用于血吸虫成虫荧光标记成像;荧光标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血吸虫尾蚴:尾蚴从感染毛蚴的阳性的钉螺得到,取阳性螺放入清水中,在白炽灯下光照2小时逸出新鲜尾蚴;(2)小鼠感染:将六周龄雌性小鼠剪去小鼠腹部体毛,取温水湿润小鼠腹部皮肤,并将含有50条尾蚴的盖玻片贴于小鼠去毛的腹部皮肤上,保持20分钟使尾蚴穿透小鼠皮肤进行感染;(3)获取血吸虫成虫:将感染后的小鼠饲养6周后,使其颈部脱臼致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依次剖开腹部皮肤、腹膜,采取灌注法于肝门‑肠系膜静脉中收集成虫;将收集到的成虫在生理盐水中漂洗3次后分配到培养皿中,加入RPMI‑1640细胞培养液培养2小时后,镜检筛选活性良好的虫体用于荧光成像;(4)血吸虫成虫荧光成像:荧光染料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准确配制成1mmol的母液,然后再用PBS缓冲液稀释成5μM的稀释液;移取200μL稀释液加入到培养皿中,用镊子挑取成虫加入到荧光染料稀释液中,于室温孵育5分钟至6小时后,将成虫转移到荧光成像器皿,在635nm激发下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成虫的荧光标记情况,采集650‑750nm的荧光信号进行荧光成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507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