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防治前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70913.3 | 申请日: | 201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巨智;石达金;范继征;张玉;钟昌松;唐照磊;闫飞燕;程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3/653;A01N43/54;A01N43/56;A01N37/50;A01P1/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朱志宽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玉米病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防治前移的方法。一种用于米生长后期叶斑病防治前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1次施药: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施用18.7%丙环·嘧菌酯SC 1000‑2000倍+40%氯虫·噻虫嗪WDG 800‑1000倍的混合液1次;(2)第2次施药:待第1次施药7‑10天后,再施用50%醚菌酯WP 1000‑2000倍+40%氯虫·噻虫嗪WDG 800‑1000倍的混合液1次。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低浓度的扬彩+福戈或醚菌酯+福戈的混合液,对玉米安全性好,对玉米抗逆、增产效果优异;本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在玉米种植区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玉米 生长 后期 叶斑病 防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米生长后期叶斑病防治前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1次施药: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施用18.7%丙环·嘧菌酯SC 1000‑2000倍+40%氯虫·噻虫嗪WDG 800‑1000倍的混合液1次;(2)第2次施药:待第1次施药7‑10天后,再施用50%醚菌酯WP 1000‑2000倍+40%氯虫·噻虫嗪WDG 800‑1000倍的混合液1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709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噻虫砜和二硫氰基甲烷的农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自动喂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