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式明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9131.1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0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侯大德;杨家冕;肖益盖;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B66B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式明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在原井塔楼(1)的外围,新施工一个新井塔楼框架(9),新井塔楼框架(9)高度在超出原井塔楼(1)楼顶后,上部改成封闭的新井塔楼上部框架楼(1′),并自下而上建有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新提升机支撑平台(20);安装、调试新行车(8′)、新提升机(2′)及新电控系统(4′)、新导向轮(3′);利用检修或节假日时间,将原提升机(2)和原导向轮(3)拆除移位,将新提升机(2′)的钢丝绳(15)和提升容器(5)连接,如此,提升系统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机(2)停止使用。本发明能在明竖井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正常生产的明竖井多绳摩擦轮提升机更换,从而对提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经济效果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式 竖井 提升 系统 停产 改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塔式明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在原井塔楼(1)内,安装有原提升机(2)、原导向轮(3)、原电控系统(4)和提升容器(5)、人行楼梯(6)、电梯(7)、原行车(8),在原井塔楼(1)内的框架平台上设有大件设备吊装孔(11)、电梯安装孔(12)、人行楼梯孔(13)和提升钢丝绳通行孔(14),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不停产改造:1)在需要改造的塔式明竖井提升系统正常生产期间,在原井塔楼(1)的外围,新施工一个新井塔楼框架(9),所述的新井塔楼框架(9)高度在超出原井塔楼(1)楼顶后,上部改成封闭的新井塔楼上部框架楼(1′),在新井塔楼上部框架楼(1′)内自下而上建有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新提升机支撑平台(20);所述的新井塔楼框架(9)是由框架柱(16)、框架梁(17)和连接梁(18)组合构成,框架柱(16)垂直安装在地基上,框架梁(17)水平安装在框架柱(16)上,连接梁(18)水平安装在框架柱(16)与原井塔楼(1)之间;在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新提升机支撑平台(20)与大件设备吊装孔(11)、电梯安装孔(12)、人行楼梯孔(13)和提升钢丝绳通行孔(14)的上下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上部设备吊装孔(11′)、上部电梯安装孔(12′)、上部人行楼梯孔(13′)、上部提升钢丝绳通行孔(14′);2)将原井塔楼楼顶(10)与大件设备吊装孔(11)、电梯安装孔(12)、人行楼梯孔(13)和提升钢丝绳通行孔(14)的上下对应位置切开,将人行楼梯(6)继续向上延伸安装到上延人行楼梯(6′)位置,所述的上延人行楼梯(6′)倾斜安装在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新提升机支撑平台(20)之间;将电梯(7)分别通过电梯安装孔(12)、上部电梯安装孔(12′)向上移动安装到新提升机支撑平台上变为上移电梯(7′);3)上述步骤1)、步骤2)工作完成后,开始新行车(8′)、新提升机(2′)及新电控系统(4′)、新导向轮(3′)的安装、调试;新行车(8′)安装在新井塔楼上部框架楼(1′)内的上部,新导向轮(3′)安装在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上,新提升机(2′)安装在新提升机支撑平台(20)上,新电控系统(4′)安装在新导向轮支撑平台(19)上;4)最后利用检修或节假日时间,将原提升机(2)和原导向轮(3)拆除移位,将新提升机(2′)的钢丝绳(15)和提升容器(5)连接,如此,提升系统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机(2)停止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91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