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脂肽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49056.9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6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英平;吴酬飞;杨华;钱鸣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21/00;C07K1/36;C07K1/34;C07K1/16;C12R1/025;C12R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脂肽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合成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首先以外加氯化铵的海水为培养基,进行葡萄球菌WX2701低温厌氧发酵;对获得的发酵液进行无菌过滤,并依次向获得的滤液中加入无色杆菌WX1501和长链脂肪烃(C20‑40)单体或混合物进行发酵;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环脂肽表面活性;本发明采用两步微生物全合成脂肽表面活性剂,有效避免了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极大地减少了代谢产物抑制作用,使得脂肽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了38.7g/L,大大高于单菌发酵生产表面活性剂的产量,有望实现脂肽表面活性剂的产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脂肽 表面活性剂 生物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环脂肽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1)以外加氯化铵的海水为培养基,进行葡萄球菌WX2701低温厌氧发酵,按10%(v/v)的接种量,将葡萄球菌WX2701的摇瓶种子液(浓度约1010个/ml)接入发酵培养基;采用SKY‑200B型全温摇床,于10℃和150rpm的条件下培养48h;(2)对获得的发酵液进行无菌过滤,并依次向获得的滤液中加入无色杆菌WX1501和长链脂肪烃(C20‑40)单体或混合物进行发酵;按10%(v/v)的接种量,依次将无色杆菌WX1501的摇瓶种子液(浓度约1010个/ml),长链脂肪烃(C20‑40)单体或混合物(总浓度100mg/ml)接入发酵培养基;采用SKY‑2102C型恒温摇床,于28℃和150rpm的条件下培养4d;(3)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环脂肽表面活性;用6M的NaOH将发酵液的pH值调至8.0。于10000rpm下离心分离20min,收集上清液(Xia et al.,2011);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的膜对水相溶液进行过滤,进一步除去杂质,收集透过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对去除菌体、杂质的发酵液再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将其放入旋转蒸发仪中,于50℃下蒸发去除溶剂,即得粗提物;采用湿法装填层析柱的方式,将200‑300目硅胶与氯仿混合,装填入玻璃层析柱(Ф2.5×400mm),使硅胶装填率达80%左右;待硅胶沉降后,按2ml/min的流速加入100ml氯仿对柱子进行平衡处理,封闭层析柱,静置过夜,备用;用少量甲醇溶解粗提物,与少量200‑300目硅胶混合,拌匀,将其置于50℃下烘干;将硅胶与少量氯仿混合,加入层析柱,即可完成进样;依次采用氯仿、氯仿/乙酸乙酯(9:1,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8:2,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7:3,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6:4,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5:5,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4:6,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3:7,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2:8,v/v)的混和液、氯仿/乙酸乙酯(1:9,v/v)的混和液、乙酸乙酯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每种流动相的洗脱体积为300ml,洗脱流速为0.5ml/min;从氯仿/乙酸乙酯(9:1,v/v)的流动相开始收集洗脱液,每20ml收集1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280nm的范围内扫描吸收波长,将波形相近的样品合并;真空蒸发去除溶剂,可得初步纯化的样品;用甲醇溶解初步纯化的样品;采用反相液相色谱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纯品(Das et al.,2009);液相色谱制备的条件为:Waters 600 HPLC,色谱柱为Xterra Prep RP18 OBD,以甲醇/水(1:1,v/v)的混合物为流动相,流速为0.5μL/min,检测器波长为256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905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锁(自动智能 8828)
- 下一篇:锁面板(C7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