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级活塞增压式真空压缩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8310.3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6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月;高中亚;高军;肖茂宇;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25/00 | 分类号: | F04B25/00;F04B39/00;F04B39/06;F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空气压缩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太空舱内生命循环系统的气体压缩装置。一种两级活塞增压式真空压缩泵,其技术方案是气流由进气盖的进气口流入,在冷却缸套内的进气缓冲腔内得到缓冲后,进入Ⅰ级进气缓冲腔进一步缓冲后,进入Ⅰ级活塞缸内,经过Ⅰ级活塞杆压缩,气体压力增加并由Ⅰ级阀板组件的排气口排出;排出的气体在Ⅰ级排气缓冲腔内进一步得到缓冲后,进入中冷管路,经冷却降温后,进入Ⅱ级进气缓冲腔内得到缓冲后,由Ⅱ级阀板组件的进气口进入Ⅱ级活塞缸内,经Ⅱ级活塞杆加压后,由Ⅱ级排气缓冲腔的排气口排出,得到加压后的气体。本发明降低了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活塞 增压 真空 压缩 | ||
【主权项】:
一种两级活塞增压式真空压缩泵,其特征是:它包括:Ⅰ级活塞组件,Ⅱ级活塞组件,曲轴驱动系统以及中冷系统;其中Ⅰ级活塞组件为两套并联运行;两套并联运行的Ⅰ级活塞组件对称分设在所述Ⅱ级活塞组件两侧,每套Ⅰ级活塞组件均包括:Ⅰ级阀板组件(1,10),Ⅰ级进排气缸盖(2,11),Ⅰ级进气缓冲腔(3),Ⅰ级排气缓冲腔(5),Ⅰ级活塞杆(4,9),Ⅰ级活塞缸,活塞缸密封环(12),进气盖(13,28),导向环(26),进气缓冲腔(27),密封环(29);所述Ⅰ级活塞杆(4,9)外侧设置有活塞套(40),所述活塞套(40)外侧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沟槽(41),冷却液在所述沟槽(41)内呈S形流动实现冷却效果;所述Ⅱ级活塞组件包括:Ⅱ级阀板组件(6),Ⅱ级活塞杆(7),Ⅱ级活塞缸,Ⅱ级进排气缸盖(8),Ⅱ级进气缓冲腔(47),Ⅱ级排气缓冲腔(48);所述Ⅱ级活塞杆(7)外侧设置有活塞套(40),所述活塞套(40)外侧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沟槽(41),冷却液在所述沟槽(41)内呈S形流动实现冷却效果;所述曲轴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定子(14),右端盖组件(15),电机转子(16),两个Ⅰ级活塞杆支撑轴承(17,22),两个主轴承(18,21),曲轴(19),Ⅱ级活塞杆支撑轴承(20),曲轴箱(23),左端盖(24),苏格兰轭(25);所述曲轴(19)由位于所述Ⅱ级活塞杆支撑轴承(20)两侧对称分布的所述两个主轴承(18,21)支撑,所述两个Ⅰ级活塞杆支撑轴承(17,22)位于所述两个主轴承(18,21)外侧,通过在所述曲轴(19)两端设置包括锁紧螺母(51)、锁紧垫片(52)及调整垫片(53)的锁紧组件(50),以及在所述曲轴(19)内部设置压套(44)、垫块(45),实现了对所述曲轴驱动系统的锁紧;所述曲轴(19)由右侧的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转子(16)通过轴套(46)和所述锁紧组件(50)与所述曲轴(19)紧固为一体,所述电机定子(14)与所述曲轴箱(23)的所述右端盖组件(15)通过过盈配合紧固为一体;所述两个Ⅰ级活塞杆(4,9)和所述Ⅱ级活塞杆(7)均在底部通过螺栓刚性连接至所述苏格兰轭(25),所述苏格兰轭(25)内部设置支撑轴承,用于支撑及限制所述苏格兰轭(25)的运动轨迹,随着所述曲轴(19)转动,带动所述苏格兰轭(25)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进而推动所述两个Ⅰ级活塞杆(4,9)和所述Ⅱ级活塞杆(7)实现上下移动;所述中冷系统包括:冷却缸套(30)和集成于所述冷却缸套(30)内部的中冷管路(31);所述中冷管路(31)外侧加工有螺旋翅片(36),通过调整该螺旋翅片(36)的螺距而调节翅片内冷却液的流速,进而调节冷却效果;冷却液由进水口(32)进入所述中冷管路(31),对由所述Ⅰ级活塞组件排出的加压升温气体进行冷却后,分别流入两个所述Ⅰ级活塞杆(4,9)外侧的所述活塞套(40)外部,对两个所述Ⅰ级活塞杆(4,9)进行冷却;随后,分别对两个所述Ⅰ级活塞杆(4,9)进行冷却的两路冷却液合并后,进入所述Ⅱ级活塞杆(7)外侧的所述活塞套(40)外部,对所述Ⅱ级活塞杆(7)进行冷却,再由所述冷却缸套(30)流出,经由外部管路进入电机的外冷却套内,经由外冷却套外侧翅片对电机产生的温升进行冷却,最后,冷却液由所述曲轴箱(23)上的出水口(33)流出,完成冷却工作;气流由所述进气盖(13,28)的进气口(34)流入,在所述冷却缸套(30)内的所述进气缓冲腔(27)内得到缓冲后,进入所述Ⅰ级进气缓冲腔(3)进一步缓冲后,进入所述Ⅰ级活塞缸内,经过所述Ⅰ级活塞杆(4,9)压缩,气体压力增加并由所述Ⅰ级阀板组件(1,10)的排气口排出;排出的气体在所述Ⅰ级排气缓冲腔(5)内进一步得到缓冲后,进入所述中冷管路(31),经冷却降温后,进入所述Ⅱ级进气缓冲腔(47)内得到缓冲后,由所述Ⅱ级阀板组件(6)的进气口进入所述Ⅱ级活塞缸内,经所述Ⅱ级活塞杆(7)加压后,由所述Ⅱ级排气缓冲腔(48)的排气口(35)排出,得到加压后的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83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轴向柱塞泵的恒功率变量机构
- 下一篇:虹吸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