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拉碗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4175.6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2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车锡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达曼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6;B29C45/26;B29C45/77;B29C45/78;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沙拉碗的制作工艺,分别采用三套模具(即为第一上模具与第一下模具、第二上模具与第二下模具和第三上模具与第三下模具)依次进行三道注塑成型工艺,将三套模具分别冷却,所得产品(第一注塑体、第二注塑体和第三注塑体)成型后,其尺寸会收缩,为了使前后两次成型的产品尺寸达到配合完好,模具实际尺寸比理论上增加0.5‑0.6%。本发明采用上述工艺以及结构设计,保证了本发明所获得沙拉碗是一款集合美观装饰功能、便于拆卸组装以及具有养生功效的新型沙拉碗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拉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沙拉碗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三套模具依次进行三道注塑成型工艺,具体如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下模具(2)扣合固定在第一上模具(1)上并在第一上模具(1)内设有第一注塑空腔(102),将第一层熔融塑料沿着第一下模具(2)上设有的中空圆柱筒I(201)向上通过第一上模具(1)底部的通孔I(101)注塑进入第一注塑空腔(102);待第一上模具(1)冷却后取出第一注塑体(104)进行步骤(2);其中:第一下模具(2)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根中空圆柱筒I(201),且在中空圆柱筒I(201)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将第一层熔融塑料注入到第一注塑空腔(102)的凸台状注塑孔I(202);第一上模具(1)内的第一注塑空腔(102)的上下壁面均为光滑曲面,且在第一上模具(1)底部设有一个与第一下模具(2)上的凸台状注塑孔I(202)相配合的通孔I(101);第一注塑空腔(102)的顶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形空腔I(103),使得注塑所形成的第一注塑体(104)顶端边沿呈圆环状包边(105);步骤(2):先将第一注塑体(104)放置入第二上模具(3)内设有的第二注塑空腔(302)内,且将该第一注塑体(104)贴合在第二注塑空腔(302)的上壁面;同时将第二下模具(4)扣合固定在第二上模具(3)上,将第二层熔融塑料沿着第二下模具(4)上设有的中空圆柱筒II(401)向上通过第二上模具(3)底部的通孔II(301)注塑进入第二注塑空腔(302);待第二上模具(3)冷却后取出第二注塑体(304)进行步骤(3);其中:第二下模具(4)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根中空圆柱筒II(401),且在中空圆柱筒II(401)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将第二层熔融塑料注入到第二注塑空腔(302)的凸台状注塑孔II(402);第二上模具(3)的第二注塑空腔(302)的上壁面为不带孔的光滑曲面、其下壁面上并排设有若干个凸起I(305),这样使得注塑所形成的第二注塑体(304)外壁面上形成若干个并排的槽孔I(306);在第二上模具(3)底部设有一个与第二下模具(4)上的凸台状注塑孔II(402)相配合的通孔II(301);第二注塑空腔(302)的顶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形空腔II(303),使得第一注塑体(104)顶端的圆环状包边(105)能够嵌置在该圆环形空腔II(303)内;步骤(3):先将第二注塑体(304)放置入第三上模具(5)内设有的第三注塑空腔(502)内,且将该第二注塑体(304)贴合在第三注塑空腔(502)的上壁面、其外壁面上的若干个并排的槽孔I(306)嵌置在第三注塑空腔(502)的下壁面上设有凸起II(505)内,且第二注塑体(304)外壁面上的若干个并排的槽孔I(306)与第三注塑空腔(502)的下壁面之间留有间隙,使得第三层熔融塑料沿着第三下模具(6)上设有的中空圆柱筒III(601)向上通过第三上模具(5)底部的通孔III(501)注塑进入第三注塑空腔(502)内的间隙;待第三上模具(5)冷却后取出第三注塑体(504),即为成型的沙拉碗;其中:第三下模具(6)中间位置上设有一根中空圆柱筒III(601),且在中空圆柱筒III(601)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将第三层熔融塑料注入到第三注塑空腔(502)的凸台状注塑孔III(602);第三上模具(5)的第三注塑空腔(502)的上壁面为不带孔的光滑曲面、其下壁面上并排设有若干个凸起II(505),这样使得注塑所形成的第三注塑体(504)外壁面上形成若干个并排的槽孔II(506);在第三上模具(5)底部设有一个与第三下模具(6)上的凸台状注塑孔II(402)相配合的通孔III(501);第三注塑空腔(502)的顶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形空腔III(503),使得第二注塑体(304)顶端的圆环状包边(105)能够嵌置在该圆环形空腔III(503)内,这样经过该步骤(3)注塑后所形成第三注塑体(504)能够与第一注塑体(104)顶端的圆环状包边(105)相平整光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达曼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达曼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41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注塑成形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预涂膜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