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薄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真空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1326.6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4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煌;林燕;巫朝胜;肖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6F1/24;B26F1/26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孔薄膜的生产方法及其真空打孔装置,其具体生产步骤为:流延膜进入真空打孔装置,在成型鼓的真空吸口区域,由于内外压差作用,形成具有漏斗形小孔结构的开孔薄膜,其孔型与位于成型鼓外侧的成型网笼的孔型一致,同时位于成型鼓真空吸口区域正对面的超声波雾化装置将具有小孔的开孔薄膜进行表面喷雾冷却,使其表面温度下降到50℃~室温;此生产方法能够将真空打孔后的具有小孔结构的开孔薄膜迅速定型,在进入张力控制工序和机械打孔工序中不会被压扁变形,使得小孔真空打孔生产和大孔机械打孔生产实现快速同步生产。从而起到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防止材料二次污染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生产 方法 及其 打孔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开孔薄膜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步骤为: 将聚烯烃混合物经过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形成流延膜;形成的流延膜进入真空打孔装置,在成型鼓的真空吸口区域,由于内外压差作用,形成具有漏斗形小孔结构的开孔薄膜,其孔型与位于真空成型鼓外侧的成型网笼的孔型一致,同时位于真空成型鼓真空吸口区域正对面的超声波雾化装置将具有小孔的开孔薄膜进行表面喷雾冷却,使其表面温度下降到50℃以下;所述的具有小孔结构的开孔薄膜进入由至少一对针辊与凹辊组成的机械成型装置中,在针辊与凹辊之间挤压、刺破形成漏斗形大孔,从而形成具有大孔和小孔结构的开孔薄膜;所述开孔薄膜的小孔的开孔方向与大孔开孔方向相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13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PVC胶皮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机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