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728.4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5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尹加笔;寸德山;高苹;杨丽梅;胡桓嘉;杨发余;梁永有;李宏刚;番玉买;万文;滕萍;王勒端;李月体;杨恩菊;李发良;张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8407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与做床准备;催芽处理;移栽;苗木管理;果实采收。通过种子繁育滇藏榄技术的研发,使滇藏榄种子发芽率达85~90%,这一育苗技术经济、高效、可行。在保护现有滇藏榄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人工育苗。同时,滇藏榄种子育苗技术的发明也为人工繁育滇藏榄增加一种新的途径,使滇藏榄基因得到更加有效的保存和扩充,为滇藏榄回归造林种植和种群数量的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滇藏榄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滇藏榄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直接播种的发芽率较低;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后将种子挤出,剥离出来的种子在400倍浓度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h,用清水漂洗干净,等待播种;2)苗圃地选择与做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壤土作为苗圃地;苗圃地选定后,进行深耕,深度25~30cm,用500倍的高锰酸钾喷洒土壤进行消毒,爆晒2周,土壤消毒结束后,用规格为16cm×20cm的营养袋装满土备用;苗圃地上搭建遮阳网;催芽床用河沙作为基质,做于遮阳网下,床宽1m,高15~20cm,长度根据地形调整,每个催芽床间距50cm;3)催芽处理:将处理好的滇藏榄种子按株行距3cm×3cm规格,点播在催芽床上,点播后,在种子上覆盖4~5cm厚的锯木屑,浇透水;播种15d后种子开始发芽,滇藏榄种子发芽率85~90%;4)移栽:幼苗在催芽床上生长至5~8cm时,进行移栽;栽植的深度根据根长确定,要做到下不窝根,上不露原地径痕印;同时让子叶的排列方向保持一致,以保证充分受光;整个操作过程在遮荫环境下进行;移栽后立即用1000倍的多菌灵将基质一次性浇透;5)苗木管理:5.1)水、肥、除草管理:滇藏榄苗期生长要注意水肥的管理,幼苗期淋水不宜过多,更不能缺水,一旦出现枝叶干枯即难以恢复生长或导致死亡,应保证营养袋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幼苗恢复生长后30d,每隔10d追施复合肥和尿素各1g/株,随着苗木生长,用量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2g/株;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杂草与幼苗争肥、水、光、热,以利于幼苗正常生长;5.2)病虫害防治芽苗移栽成活后,每月用波尔多液、多菌灵药液交替喷洒1次;在育苗过程中,出现叶部腐烂,应将其拔除,适当降低水分;并进行喷雾杀虫;此外苗圃地四周应保持整洁,不堆放杂物、草堆;5.3)炼苗:幼苗出圃前1~2个月必须进行炼苗,炼苗初期严格控制光照时间,每天18:00时揭开遮阳网,11:00时覆盖,重复一星期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炼苗期间,停止施肥,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通过炼苗可促进幼苗的木质化,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出圃造林的成活率;5.4)苗木出圃;6)果实采收:滇藏榄花期为8~9月,果实在翌年1~4月成熟;实成熟时果皮由光滑、坚硬变为糙皱、柔软;种皮由水嫩、乳白变为坚硬、黄褐;滇藏榄果实形态成熟后,有10~15d的生理后熟期;将采收的滇藏榄果实置于通风阴凉处放置10~15d,使其自然完成生理后熟;待果实变得十分柔软时,将种子挤出待用;单个滇藏榄果实10~29g,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未经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072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