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壳体的生产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3192.7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8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周雷;吴振刚;谢鸿志;边敏涛;高进;刘昭谦;杨鹏毅;司淑平;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1/20;B23K1/14;B23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楼湖斌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光模块壳体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步骤采用锌合金将光模块壳体压铸成型,表面镀镍,盖板厚度0.4~0.55mm,底座厚度0.6~0.8mm;去除盖板与底座表层氧化物及杂质;将底座放入夹具内,在底座与盖板之间涂助焊剂,厚度0.02mm;将盖板放底座上,不能错位;用力压下盖板,使盖板、助焊剂及底座三者紧密接触;擦掉残留助焊剂,保持清洁;确保缝焊电极表面清洁、干燥;在缝焊电极内孔壁上涂导电脂,厚度0.02mm,将缝焊电极安装在平行缝焊机上,以能够轻微旋转为宜,保持整个缝焊电极干净;在盖板与底座接触处中心位置缝焊一个点,将缝焊电极运动到最右或最左端开始缝焊;得到合格产品。本发明解决光模块壳体生产成本高,封装时气密性、牢固性差及镀层遭到破坏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壳体 生产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光模块壳体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锌合金材料并通过压铸工艺将光模块壳体压铸成型,得到厚度为0.4~0.55mm的盖板和厚度为0.6~0.8mm的底座;(2)盖板和底座的表面均镀镍,镀镍厚度为8‑20μm;(3)去除盖板与底座之间接触部位的任何杂质;(4)将底座放入平行缝焊机的夹具内并夹紧,在底座顶面与盖板接触部位涂上一层助焊剂,助焊剂涂覆必须均匀,助焊剂涂层厚度为0.01~0.05mm;(5)将盖板放在底座顶面上,保证盖板与底座边缘平齐,不能错位;(6)使盖板、助焊剂及底座三者紧密接触,无缝隙,确保盖板顶面平整;(7)擦掉盖板顶面残留的助焊剂,以及盖板与底座接触部位边缘处溢出的助焊剂,并保持盖板以及盖板与底座接触边缘处的清洁;(8)确保平行缝焊机的缝焊电极表面清洁、干燥;(9)在拆卸掉的缝焊电极内孔壁上均匀涂上一层导电脂,导电脂涂层厚度为0.01~0.05mm,随后将缝焊电极安装在平行缝焊机上,拧上固定螺丝,安装完成后,保持整个缝焊电极干净;(10)将平行缝焊机的两个缝焊电极同时落在盖板的两个对边上,首先在盖板与底座接触处的两个对边中心位置缝焊一个点,用于定位,然后将缝焊电极匀速运动到盖板的最右或最左端开始缝焊,缝焊时缝焊电极匀速运动,不能产生打火现象,镀层不能被破坏,最终得到合格的光模块壳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31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接线盒
- 下一篇:连接器插头(500A垂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