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载的智能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57092.5 | 申请日: | 201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靖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斯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的智能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法,该方法可智能识别并跟踪系统运行拓扑和状态的变化,获取节点电压、负载、可用支线无功补偿的出力等信息,并以此为信息源动态智能调节无功补偿,协调各分布式SVC设备的无功功率注入,能够使得配电系统中馈电线路各节点电压满足标准的要求,协调分布式SVC设备向配电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分布式SVC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载 智能 配电 系统 无功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负载的智能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监测模块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负载节点的电压值,以及分布式SVC设备的容量;S2.在配电系统的当前调度时间段开始时刻进行是否调控判断:在当前调度时间段开始,监测模块上传负载节点n处电压有效值Un,控制模块判断:Un是否小于Ulim1,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等待新的调度时间段开始,作为下一个当前调度时间段再次进行是否调控判断;S3.控制模块建立无功智能调节优化模型;S4.控制模块求解优化模型;S5.控制模块向各分布式SVC设备发送相应Qj(set),j=1,2,…,m,各分布式SVC设备根据相应输出无功功率的设定值Qj(set)产生相应的无功功率注入至馈电线路;在步骤S1中,所述监测模块通过拓扑结构识别算法,获取配电系统中各负载节点的位置和连接关系,确定分布式SVC设备的接入位置和馈电线路无功补偿的位置,通过多点分布的智能检测终端获取到的信息的汇总,得到配电系统中分布式SVC设备的容量以及各个负载节点的电压;在所述步骤S2中,配电系统的每个调度时间段开始时刻,各分布式SVC设备需要向控制模块上传其所接入负载节点的实时电压有效值Uf1,Uf2,…,Ufm,通过分布式SVC设备对接入负载节点电压监测结果而方便地获得分布式SVC设备j实时地向控制模块上传Ufj,j=1,2,…,m;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模块建立式(1)、式(2)、式(3)所示优化模型:
约束条件为:Ulim1≤Un(set) (2)0≤Qj(set)≤Qj(max),j=1,2,...,m (3)式(1)表示所需要调度的分布式SVC设备输出无功功率的总和最小,以减小调度无功功率的成本,Qj(set)为分布式SVC设备j输出无功功率的设定值,式(2)中Un(set)为进行无功调度后负载节点n的电压有效值预测值,使得其不低于Ulim1;式(3)为各分布式SVC设备输出无功功率的限制条件,其中Qj(max)为分布式SVC设备j输出无功功率Qj的最大限值,该限值是常量,根据分布式SVC设备的特性获知,在规划设计阶段即预存到控制模块中;在所述步骤S4中,控制模块求解优化模型,得到Q1(set),Q2(set),…,Qm(set):按优化模型计算各分布式SVC设备输出无功功率Q1,Q2,…,Qm的设定值Q1(set),Q2(set),…,Qm(set);通过目前成熟的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以式(1)为目标函数,式(2)和式(3)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从而得Q1(set),Q2(set),…,Qm(set);在计算Un(set)时,通过下式进行:
式中,系数αnj是分布式SVC设备j向网络注入单位无功功率后,配电网馈电线路负载节点n的电压有效值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下标j表示分布式SVC设备编号,j=1,2,…,m;Qj为分布式SVC设备j向配电网注入的无功功率;ΔUnj为分布式SVC设备j向配电网注入无功功率Qj后负载节点n的电压有效值变化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斯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斯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570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