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近/亚阈值数字电路的统计静态时序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9009.7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6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明;黑勇;袁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近/亚阈值数字电路的统计静态时序分析方法,包括:降低标准单元库的工作电压至阈值电压附近,对近/亚阈值标准单元库进行功能仿真与特征化建模;采用概率延时分析算法对路径延时进行快速分析与排序;采用Monte Carlo分析策略以及3σ判决标准对可疑路径精确分析,进一步提高时序可靠性。本发明针对近/亚阈值数字电路时序分析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精确、可靠、快速的统计静态时序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工艺偏差对路径时序的影响,解决了近/亚阈值数字电路时序分析的可靠性问题。与传统的静态时序分析方法以及基于Hspice的时序仿真方法相比,本发明在时序分析准确性和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阈值 数字电路 统计 静态 时序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近/亚阈值数字电路的统计静态时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降低标准单元库的工作电压至阈值电压附近,对近/亚阈值标准单元库进行功能仿真与特征化建模;步骤2:采用概率延时分析算法对路径延时进行快速分析与排序;步骤3:采用Monte Carlo分析策略以及3σ判决标准对可疑路径精确分析,进一步提高时序可靠性;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首先基于近/亚阈值标准单元库,对目标设计进行预综合与物理设计,然后,采用概率延时分析算法计算出工艺偏差条件下的最长/最短路径延时、次长/次短路径延时、第三最长/第三最短路径延时,进而快速对路径延时进行分析与排序;所述采用概率延时分析算法计算工艺偏差条件下的最长/最短路径延时、次长/次短路径延时、第三最长/第三最短路径延时,采用的是近/亚阈值状态下路径延时模型,该模型具体为:
上式中,tdelay,sub为时序路径延时,N为路径包含的延时单元个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K为延时修正参数,Cg为输出负载电容,VDD为工作电压,I0为漏电流,VT为晶体管阈值电压,n为亚阈值斜率因子,Vth为热电压,考虑工艺偏差模型,阈值电压呈现正态分布,概率延时分布算法计算所有路径延时的概率分布情况,并利用延时分布集中度衡量标准σ/μ参量,确定延时最长和最短的关键路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90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