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9382.0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斌;史达清;荀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5/04 | 分类号: | 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是以取代苯甲酰甲醛、取代苯胺和季酮酸为原料,以醇、醚、腈、水、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醋酸或芳香烃化合物为溶剂,在不使用催化剂,或以无机碱、无机酸、有机酸或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在微波辐射下利用多组分反应,将这三种原料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呋喃‑2(5H)‑酮和吲哚两种骨架的新型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较短,条件较为简单,高产率,高原子经济性,收敛性以及易操作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 吲哚 羟基 呋喃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的合成方法,所述的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R1为4‑CH3或4‑Br中的任意一种;R2为5‑CH3、5‑(CH3)3C、5,6‑OCH2O或4‑Cl中的任意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的合成方法如下:是以式I所示的取代苯甲酰甲醛、式II所示的取代苯胺和式III所示的季酮酸为原料,以甲醇、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醋酸或甲苯中的任意一种为溶剂,在不使用催化剂,或以碳酸钠、碳酸钾、盐酸、硫酸、三氟乙酸或L‑脯氨酸中的任意一种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在90℃微波辐射下经过20~50分钟三组分反应,一步合成得到式IV所示的目标化合物,即3‑(2‑芳基‑1H‑吲哚‑3‑基)‑4‑羟基呋喃‑2(5H)‑酮衍生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93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