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类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8516.7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佟振合;雷涛;吴骊珠;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7/34 | 分类号: | C07D207/34;B01J31/04;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的方法,将烯胺、光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在空气条件下,用可见光照射溶液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吡咯‑4‑酮。本发明将可见光催化和金属催化相结合,在空气环境下用可见光照射就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简洁、高效、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光催化剂廉价、用量小,在有机反应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 光催化 合成 吡咯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类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烯胺、光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2)在空气条件下,用可见光照射溶液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吡咯‑4‑酮类衍生物;所述吡咯‑4‑酮类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4)所示的结构:
所述烯胺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式(1)和式(4)中,R1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邻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间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间甲氧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甲氧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氟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氯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间溴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溴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对碘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苄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对甲氧基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对氟苯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甲基、R3为乙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对氟苯基、R3为甲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对氯苯基、R3为甲酯基;或R1为苯基、R2为苯基、R3为N‑苯基甲酰基;或R1为苄基、R2为甲基、R3为N‑苯基甲酰基;或R1为苄基、R2为甲基、R3为甲酰基;或R1为苯基、R2为甲基、R3为甲酰基;所述光催化剂具有如下式(2)所示的结构:
所述金属催化剂为Zn(OTf)2、Mg(OTf)2、Cu(OTf)2、Fe(OTf)3或Sc(OTf)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85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