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类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8516.7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佟振合;雷涛;吴骊珠;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7/34 | 分类号: | C07D207/34;B01J31/04;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 光催化 合成 吡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的方法,将烯胺、光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在空气条件下,用可见光照射溶液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吡咯‑4‑酮。本发明将可见光催化和金属催化相结合,在空气环境下用可见光照射就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简洁、高效、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光催化剂廉价、用量小,在有机反应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吡咯烷酮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系列吡咯-4-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吡咯-4-酮是一类重要的结构骨架,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产物中。上世纪九十年代,Smith和Hirschmann发现吡咯-4-酮构筑的多肽模拟物,并表现对HIV-1病毒良好的抑制作用。吡咯-4-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子。基于这类骨架分子的重要性,已经报道了一些相关的合成方法,包括:环丙酮与亚胺的[2+3]反应;烯胺在强氧化剂和高温下的氧化环化反应;3-羟基吡咯分子内的烷基化反应;胺基酸酯与醛的缩合反应等。尽管如此,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高温、强氧化剂或者贵金属催化等苛刻的条件。这些制约因素导致了上述方法对装置的要求高、成本大而且对环境不友好,并不能大规模应用或者工业化。因此,寻找一种温和高效的合成方法仍然非常有必要。
在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型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绿色可持续的可见光作为驱动力,在室温空气中就能高效的得到吡咯-4-酮。整个反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其它氧化剂。这是以前所不能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见光催化合成吡咯-4-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烯胺、光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
2)在空气条件下,用可见光照射溶液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吡咯-4-酮。
进一步,所述有机溶剂为硝基甲烷(CH3NO2)、乙腈(CH3CN)、二氯甲烷(CH2Cl2)、氯仿(CHCl3)、二氯乙烷(ClCH2CH2Cl)、四氢呋喃(THF)、甲苯(CH3Ph)和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烯胺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
式中,R1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邻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间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对甲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间甲氧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对甲氧基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R1为对氟苯基﹑R2为苯基、R3为乙酯基;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8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