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筒形件喷淋淬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836.4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易幼平;张玉勋;黄始全;王并乡;董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00;C21D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筒形件喷淋淬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热炉、支撑转移系统、水槽、喷淋系统、旋转系统、导向限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加热炉炉口朝下;支撑转移系统用于加热时支撑工件,淬火时移动工件至淬火区及防止水液进入加热炉中;水槽用于淬火时的集水及防水,置于加热炉下方;喷淋系统用于冷却淬火,由若干杆状喷淋单元组成;旋转系统主要由沿筒形件周向均布的托辊及相应的动力装置组成,配合同样方式布置的导向限位系统,使得筒形件在喷淋淬火时平稳旋转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系统的运行;多个加热炉共用淬火冷却装置及控制装置,淬火冷却装置能在不同加热炉之间移动,降低制造成本、工作效率高,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筒形件 喷淋 淬火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筒形件喷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炉(1),支撑转移系统(2)、水槽(3)、喷淋系统(4)、旋转系统(5)、导向限位系统(6)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加热炉(1)利用加热炉支撑结构(1‑2)置于淬火区上方,炉口朝下,用于加热筒形件;支撑转移系统(2)通过连接装置悬挂在所述的加热炉(1)顶部,用于加热时支撑筒形件及淬火时移动筒形件至淬火区及淬火时防水作用;水槽(3)置于所述的加热炉(1)下方,安有运动装置能做平移,用于淬火时的集水及防水;喷淋系统(4)主要包括内喷淋子系统(4‑1)、外喷淋子系统(4‑2)和供水底座(4‑3),所述的内喷淋子系统(4‑1)和外喷淋子系统(4‑2)均由若干杆状喷淋单元(4‑1‑1)组成,所述的杆状喷淋单元(4‑1‑1)由若干喷淋小单元连接而成,独立成体置于所述的水槽(3)之中,随所述的水槽(3)运动,分别主要负责筒形件内、外侧面冷却,所述的内喷淋子系统(4‑1)和外喷淋子系统(4‑2)又根据需要分成若干分别独立控制的喷淋区,实现分区、分级喷淋淬火,通过调整所述的杆状喷淋单元(4‑1‑1)适应不同几何形状的筒形件;旋转系统(5)置于所述的喷淋系统(4)下部,安置在所述的供水底座(4‑3)上,用于支撑筒形件并带动其旋转;导向限位系统(6)置于所述的喷淋系统(4)下部,安置于所述的供水底座(4‑3)上,用于筒形件转移时的导向及淬火时的限位,以使筒形件在设计区域运动,能调整位置、安装角度以适应不同尺寸、形状的筒形件;所述的支撑转移系统(2)的支腿(2‑1‑2)、导向限位系统(6)、旋转系统(5)、喷淋系统(4)的杆状喷淋单元(4‑1‑1)在空间布置上相互错开;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系统的运行,满足不同分级、分区淬火工艺的需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78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