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48887.2 申请日: 2016-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5900692B 公开(公告)日: 2020-03-17
发明(设计)人: 赵长江;王智慧;范博文;李佐同;杨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8/20 分类号: A01G18/20;A01G18/00
代理公司: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代理人: 徐家升
地址: 163319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菌种脱毒‑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装袋杀菌‑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其中,在栽培种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石膏1%和蔗糖1%溶于水中,将玉米芯73%、谷粒3%、麦麸12%、棉籽壳10%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玉米芯和谷粒都经过预处理;在出菇期管理阶段,原基形成后,我们用木棒在菌袋上打了两个圆洞,为菌丝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增强了菌丝活力,有利于后期分解玉米芯,子实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并能加快菌丝生长速度和提高产量。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玉米芯 栽培 猴头菇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tep1、菌种脱毒: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接种后置于25℃下培养,当菌丝萌发至长2厘米时,用尖刃接种工具切取菌丝尖端1毫米,接入新制平板上,此为1次脱毒,连续脱毒3‑4次;Step2、母种制作:马铃薯200克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当中沸煮,过滤,提取1000毫升的马铃薯汁,向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3克、琼脂20克,小火沸煮,调PH值为5.5,装入试管,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培养基,向试管中植入猴头菇母菌,在25℃恒温环境下培养,3天菌丝开始萌发,15‑20天满管,作生产母种;Step3、原种制作:取细木屑、麸皮、石膏粉和蔗糖配制成培基料,含水量控制在60%,用柠檬酸调PH值为5.5,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制成原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料袋经灭菌、自然冷却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料袋后,然后转移到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作为原种使用;Step4、栽培种制作:将石膏和蔗糖溶于水中,将玉米芯、谷粒、麦麸、棉籽壳混合在一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和配好的溶液混合搅匀,此时的混合物含水量为65%,接着闷堆10个小时;Step5、装袋、杀菌:向折角丙烯袋内装入湿料,灭菌、冷却后放入接种箱,无菌环境接入原种;Step6、发菌管理:接种后的培养料放置在暗环境中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前期控制在26℃,中期控制在25℃,后期控制在24℃,培养25‑30天至菌丝满袋;Step7、出菇期管理:待菌丝长满瓶时,移入出菇房,温度调至18℃,空气相对湿度90%,给予散射光刺激,往大棚内空间喷水,当形成原基后,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在菌袋上打两个圆洞,湿度保持在85%‑95%,15‑20天即可采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88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