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8250.7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0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F16F15/0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其中,导向机构、励磁线圈紧固连接在隔振平台上;吸振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隔振平台,并通过弹性部件的形变与隔振平台相对移动;转动磁粒子设置在弹性部件的形变方向上。本发明结构合理,装配简便。利用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整转动磁粒子相对励磁线圈的偏摆位置或角度,从而改变转动磁粒子在弹簧伸缩方向上的尺度,进而改变弹簧的挤压程度,即磁场作用下,与永磁体转子相互作用(在达到平衡位置/初始位置时)的弹簧伸缩程度或弹簧刚度,可通过施加磁场力调节或改变,即可以以此方式调节或改变吸振系统的系统固有频率,进而实现对被控对象(主振)系统的振动的主动或半主动动力吸振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驱动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平台(1)、导向机构(2)、励磁线圈(3)、转动磁粒子(6)、吸振器;导向机构(2)、励磁线圈(3)紧固连接在隔振平台(1)上;吸振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隔振平台(1),并通过弹性部件的形变与隔振平台(1)相对移动;转动磁粒子(6)设置在弹性部件的形变方向上;所述的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还包括阻尼磁体(13);阻尼磁体(13)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阻尼磁体(13)紧固连接隔振平台(1),并且阻尼磁体(13)与第二伸缩杆(5)能够在贴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转换;阻尼磁体(13)包括永磁体和电磁体,第二伸缩杆(5)在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永磁体、电磁体;或者阻尼磁体(13)包括填充有磁流变液体、导磁性粉末颗粒、软磁颗粒、非晶、纳米晶颗粒或者磁性介质的胶囊体;励磁线圈用于产生磁场作用力,在所述磁场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磁粒子相对励磁线圈的偏摆角度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的形变程度,从而使得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的系统刚度因转动磁粒子偏摆位置引起的结构变化而改变,并且使得转动磁粒子的扭转刚度或者转动磁粒子与励磁线圈的磁力转矩发生改变来改变磁粒子驱动吸振系统的吸振刚度系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阻尼磁体,第二伸缩杆左侧的阻尼磁体为电磁体,第二伸缩杆右侧的阻尼磁体为永磁体,在电磁体未通电时,永磁体保持吸附于第二伸缩杆的杆部,使得永磁体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发生摩擦,以将振动能量通过摩擦方式进行消耗,在电磁体通电时,吸引永磁体,使得摩擦力增大,或排斥永磁体,使得摩擦力减小或者消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982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