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穴位贴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8599.2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潘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亚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36/8884;A61K9/70;A61K47/22;A61P15/00;A61P29/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穴位贴,包括基底层、保护层和贴膏,主贴膏由吴茱萸12‑15克、丁香6‑8克、白芥子6‑8克、甘遂5‑7克、黄芪12‑14克、灵芝3‑5克、肉桂8‑10克、当归3‑6克、茯苓7‑11克、川牛膝2‑4克、珍珠母1‑3克、白芍15‑18克、丹参2‑6克、山楂2‑4克、益母草6‑8克、红花4‑6克、苏木2‑5克、鸡血藤3‑5克组成,副贴膏由白芥子2‑3克、白花菜籽1‑2克、马钱子1‑2克、生川乌2‑3克、生草乌3‑4克、生南星3‑4克、闹羊花2‑4克、羌胡3‑5克、独活3‑5克组成,先将其研磨成粉,然后用温水调制成膏,该中药穴位贴通过完善和合理的配方,主贴膏和副贴膏之间的有效结合,在贴敷时能够起到自发热效果,不仅能够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还能够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穴位 | ||
【主权项】:
一种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保护层和贴膏,所述保护层和基底层大小相同,所述基底层和保护层均为圆形,所述基底层与保护层连接,所述基底层的边缘处设有环形不干胶,所述保护层通过不干胶覆盖住基底层,所述贴膏包括主贴膏和副贴膏,所述主贴膏位于基底层的中部,所述副贴膏有若干,各副贴膏以主贴膏为中心周向均布;所述主贴膏由吴茱萸12‑15克、丁香6‑8克、白芥子6‑8克、甘遂5‑7克、黄芪12‑14克、灵芝3‑5克、肉桂8‑10克、当归3‑6克、茯苓7‑11克、川牛膝2‑4克、珍珠母1‑3克、白芍15‑18克、丹参2‑6克、山楂2‑4克、益母草6‑8克、红花4‑6克、苏木2‑5克、鸡血藤3‑5克组成,用清水洗净阴干,然后研磨成粉,加入凝固状的油脂、黄醋、枣泥制成软膏;所述副贴膏由白芥子2‑3克、白花菜籽1‑2克、马钱子1‑2克、生川乌2‑3克、生草乌3‑4克、生南星3‑4克、闹羊花2‑4克、羌胡3‑5克、独活3‑5克组成,先将其研磨成粉,然后用温水调制成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亚娟,未经潘亚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85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