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过滤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0109.4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79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李艳明;吴操;李斌斌;王蕾;叶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D04H1/4218;D06M15/256;D06M15/643;D06M13/517;D06M13/148;D06M101/22;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过滤毡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玻璃纤维进行酸处理和热烧结工艺,提高玻璃中的SiO2含量,降低其收缩率。通过梳理、成网和针刺工艺,将短切玻璃纤维束制备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与基布复合,浸渍处理,固化定型,形成耐高温过滤毡。其优点在于玻璃纤维通过酸处理和热烧结,提高其SiO2含量,降低其收缩率;高硅氧玻璃纤维可长期在900℃环境下使用,可用于耐温绝热材料和高温烟尘过滤等领域;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与基布组成耐高温过滤毡,具有耐高温、阻燃和过滤效率高等优点,可实现对PM2.5的有效过滤,在高温烟道和特殊气体热介质的过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过滤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耐高温过滤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温过滤毡厚度5~10mm,密度为500~1000g/m2,透气性700~1200/m3(m2.h)‑1,断裂强力≥1600/N,该过滤毡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酸处理工艺:玻璃纤维纱通过酸槽中的酸液沥滤,再经水洗,烘干炉烘干,最后每根纤维纱都卷绕在各自的滚筒上;所述的酸处理工艺参数:盐酸浓度为10~15%、酸液温度为100~120℃、沥滤时间为50~70min;②热烧结工艺:将沥滤后的纤维进行烧结处理,使纤维内部充分脱水,微孔闭合;所述的热烧结工艺:烧结温度为650~750℃;③切丝工艺:将玻璃纤维长丝切断后定量、开松,输到送棉机,送棉机定量的送入到梳理机;④梳理成网:将纤维束开松为单根纤维,消除极短纤维与杂质,将薄层的纤维输送出;所述的玻璃纤维中SiO2含量≥97%,B2O3的含量≤2%,Na2O的含量≤1%,强度收缩率≤2.5%,细度为1.5~2.0dtex,长度为40~100mm,纤维直径为4~8μm;⑤铺网成毡:将薄毡层不断的叠加,铺成预定的厚度;⑥基布:基布层选自于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相互交织组成;⑦针刺制毡:基布上、下面铺网叠放上述高硅氧玻璃纤维层,针刺机对其进行针刺,使其纤维互相联结,成为一定强度的针刺毡;⑧浸渍处理:将针刺毡放入浸渍乳液中浸润,提高其纤维束的粘合剂和涂覆性,使纤维表面光滑,增加柔韧性和耐磨性;所述的浸渍乳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10~20%聚四氟乙烯乳液、2~5%硅油、2~5%乙烯基三氯硅烷、1~4%丙三醇、0.5~1.5%硅烷偶联剂、余量为水;浸渍温度为80~100℃,时间为10~20min;⑨固化成型:预烘、烘干和高温定型;所述的预烘温度为100~130℃,烘干温度为150~180℃,高温定型温度为220~2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010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一体式园林绿化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用以筛分果子大小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