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烷胺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8006.8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飞;云雅光;刘冰;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李明卓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烷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6×10‑8mg mL‑1到1.2×10‑6mg mL‑1。本发明优点是该传感材料将电化学传感器微型化,低能量要求,低成本,高灵敏性和快速响应等优点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识别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特异性,便宜和灵敏的电化学方法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金刚烷胺残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烷胺 分子 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刚烷胺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化学传感器包含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基底电极为金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氯化钾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电极预处理;(2)单体分子邻氨基苯硫酚自组装将步骤(1)处理好的金电极浸没于50mL电聚合溶液中,形成邻氨基苯硫酚自组装单分子层;(3)静电吸引将步骤(2)中单体自组装的金电极取出后,用乙醇小心淋洗,再浸泡到步骤(2)所述的电聚合溶液中,于‑0.8V下恒电位作用10min;(4)电沉积将步骤(3)处理后的金电极直接在步骤(2)中所指电聚合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电沉积形成聚邻氨基苯硫酚分子印迹聚合物;(5)模板分子的洗脱首先,将电沉积有聚合物膜的修饰电极在HCl溶液中,于+0.8V恒电位作用10min,然后,再分别在甲醇和双蒸水中超声1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80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