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NO+CO反应的Au-Ce/AlTiOx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6329.3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3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伶;前田修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6 | 分类号: | B01J23/66;B01D53/86;B01D53/5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李宝元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NO+CO反应的Au‑Ce/AlTiOx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材料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三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催化剂的铝钛氧化物载体,以四氯金酸为金前驱物,用沉积沉淀法将金负载在载体上,使纳米金颗粒高度分散在载体上,利用浸渍法引入Ce,得到高效Au‑Ce/AlTiOx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对设备要求低,制得的Au‑Ce/AlTiOx材料金颗粒直径为10nm,比表面积在370m2/g。反应的测试条件为:500ppm NO,500ppm CO,He作为平衡气体,烟气的总流量为300ml/min,300℃时下脱硝催化效率达到100%。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总流量 应用 法制备催化剂 三嵌段共聚物 沉积沉淀法 铝钛氧化物 纳米金颗粒 测试条件 催化材料 催化效率 反应条件 高度分散 平衡气体 四氯金酸 对设备 金颗粒 浸渍法 前驱物 脱硝 烟气 催化剂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NO+CO反应的Au‑Ce/AlTiOx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催化剂载体AlTiOx的合成:将0.1g/mL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与0.1mmol/mL的异丙醇钛的乙醇溶液以体积比为1:1混合,搅拌4h;将1.8mmol/mL异丙醇铝的无水乙醇溶液与硝酸以体积比为25:8混合;将上述两种溶液充分混合,使体系中元素Ti与Al的摩尔比为1:9,继续搅拌5h;将所得的溶液放置于50‑70℃鼓风干燥箱中48h烘干,再将固体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于400℃煅烧4h;2)Au/AlTiOx的制备:将0.6μg/mL的HAuCl4·3H2O的水溶液在70℃条件下,缓慢滴入1mol/mL氨水调节溶液pH至7.0,此时形成黄色的金胶体溶液;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催化剂载体AlTiOx,使体系中的元素金的质量分数为3%,搅拌1h,即得悬浮液;然后将所得悬浮液在室温下真空抽滤,所得的固体在50‑70℃干燥箱烘干,并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于300℃煅烧1h,即得Au/AlTiOx;3)Au‑Ce/AlTiOx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Au/AlTiOx为母体,在0.02g/mL的Au/AlTiOx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铈,使Au和C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搅拌1h,即得悬浮液;将悬浮液置于60℃的水浴中,在大气压下保持1h;然后降温至35℃,抽真空并继续保持此温度至蒸发溶剂;将所得到固体样品置于50‑70℃的干燥箱中烘干,并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与300℃煅烧1h,得到Au‑Ce/TiAlOx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632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