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866.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军;陆泳施;陈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江门创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2 | 代理人: | 李乃哲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温度、工况的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筛选的影响,基于某一温度条件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进行放电评测并快速推测特定条件下的实际可用容量以及内阻等,并根据实际可用容量以及内阻等参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合理的梯次筛选,以保证二次利用的锂离子电池组的一致性,使得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利用可以实现最大化。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梯次 利用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待分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预筛选;b.经预筛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根据用户提供的使用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温度T工作及放电工作电流I工作,确定相应的放电评测条件,包括放电评测温度T评测以及固定的放电倍率I评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放电评测获得平衡电势曲线及等效内阻曲线;c.利用公式EMFSoC=I工作*rSoC+UL (一),其中,I工作是放电工作电流,UL是放电截止电压,SoC是锂离子动力电池荷电状态,EMFSoC是一SoC值所对应的平衡电势,rSoC是一SoC值所对应的等效内阻;分别取不同的SoC值根据平衡电势曲线及等效内阻曲线获得相应的EMFSoC和rSoC,并将EMFSoC和rSoC代入公式(一)中;d.直至公式(一)得到满足,并记录此时的SoC值为SoC工作,代入公式η=100%‑SoC工作 (二),其中,η是容量系数,再将容量系数代入公式Q=Q’*η (三),其中,Q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际可用容量,Q’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原始容量;按照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际可用容量Q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梯次筛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98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瞬态三维磁场检测系统
- 下一篇:动力锂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