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6792.5 | 申请日: | 201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辉;柏宇;邹云峰;方东旭;代雪炜;李欢;王汉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2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包括沿桥梁纵向间隔布设于桥梁两侧并固接于桥梁上的支撑立柱,相邻两立柱之间装有至少一块用于抵挡风压并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改变透风率和气流流向的自适应变形板,自适应变形板的四周留有用于自适应变形板弹性变形的变形空间,自适应变形板通过支撑横杆装配于支撑立柱上。可以综合优化控制风荷载对桥梁和车辆产生的影响,确保桥梁和车辆运行安全及行车舒适性;较现有的机械控制透风率的风屏障更加智能简单、安全便捷、节约环保。 1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桥梁 变形板 风屏障 支撑立柱 透风率 车行 安全便捷 变形空间 车辆运行 机械控制 气流流向 支撑横杆 综合优化 纵向间隔 风荷载 舒适性 布设 风压 固接 立柱 抵挡 装配 行车 智能 节约 环保 安全 | ||
利用自适应变形板固有刚度进行挡流,利用自适应变形板的弹性变形特性、刚度较小特性、固定不同边界类型变形不同特性自适应风速大小进行智能化挡流和导流,智能化挡流、导流原理在于利用自适应变形板的特定刚度和弹性变形的特性,使其在不同风速下产生不同的确定的变形量,抵挡部分风压的同时,使气流沿变形板表面发散导流;
自适应变形板(2)上开设有用于自适应变形板(2)弹性变形的预留孔隙;
自适应变形板(2)是薄板,固定于支撑横杆(4)上,根据薄板两侧实际风压的大小发生向内或者向外的变形,不仅对自然风进行挡流和导流,也对列车风进行挡流和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变形板(2)的第一组相对的两条板边通过支撑横杆(4)固接于立柱上;自适应变形板(2)的第二组相对的两条板边为悬挑的自由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支撑横杆(4)两端分别固接于相对应的立柱上,支撑横杆(4)的杆身与自适应变形板(2)的板面固接,自适应变形板(2)的非安装板面为悬挑的自由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支撑横杆(4)垂直固接于立柱的侧壁上,和/或支撑横杆(4)斜交于立柱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变形板(2)与支撑横杆(4)之间采用点连接、线连接或面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变形板(2)与支撑横杆(4)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焊接、嵌固连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自适应变形板(2)的一侧板面与支撑横杆(4)固接,或者自适应变形板(2)夹持于两根支撑横杆(4)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支撑横杆(4)与自适应变形板(2)连接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弧形过渡。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变形空间(3)包括自适应变形板(2)与立柱之间的间隙;变形空间(3)包括相邻两自适应变形板(2)之间的间隙;变形空间(3)包括开设于自适应变形板(2)板边的缺口,缺口为半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自适应变形板(2)的缺口相同,且相对对称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变形板(2)的板面上或板内设有用于增加板面强度的加强筋;自适应变形板(2)的板面上有用于增加表面视觉效果的色彩、图案或文字。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未经中南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67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