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舌检测信息的白毫银针滋味等级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6491.2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6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乃兴;赵峰;叶小辉;张丹丹;郑德勇;郑知临;杨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舌检测信息的白毫银针滋味等级判别方法,包括样液制备、采集检测信息、判别式方程的构建和各等级样品质心距离的计算。本发明的判别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人工审评”过程由于“感官疲劳”而不能长时间进行审评的问题;较好地消除了不同审评人员间的判别结果误差,提高了滋味等级审评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审评全过程方便快捷,消耗时间短,每个样品从制样到完成判别的全过程仅需5min;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人工审评结果的一致性高于90%。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对白毫银针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手段的应用,以及最终茶叶产品品质的评价表述及销售流通具有重大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银针 等级判别 检测信息 电子舌 模型分析结果 自动化控制 采集检测 茶叶产品 等级样品 判别结果 生产过程 质心距离 重大意义 判别式 有效地 构建 样液 制样 制备 感官 疲劳 消耗 流通 应用 销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电子舌检测信息的白毫银针滋味等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别方法如下:(1)样液制备:称取5.0g待检茶叶样品,加沸水110mL,加盖浸泡3min后,滤出茶汤,冷却至室温,即为样液;(2)采集检测信息:将伏安型电子舌的复合电极浸入样液中;以0.2v为电位步进电压,采集各个电极在1Hz,10Hz和100Hz,三个加电频率和对应的步进加电电压下的脉冲值拐点,获得电子舌检测信息,将该检测信息导出后,选取其中的“d2 p8v金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1;“d2 p4v钯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2;“d2 p3v钨电极10Hz的电位值”为变量X3;“d2 p10v钯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4;“d1 p9v金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5;“d1 p7v铂电极100Hz的电位值”为变量X6;“d1 p7v钯电极100Hz的电位值”为变量X7;“d1 p5v钛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8;“d1 p5v钯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9;“d1 p2v银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10;“d1 p2v铂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11;“d1 p2v钯电极100Hz的电位值”为变量X12;“d1 p10v金电极1Hz的电位值”为变量X13;(3)判别函数值计算:D1=‑1.41×106X1‑1.58×106X2+4.68×105X3+7.55×105X4‑7.94×104X5‑1.87×105X6+7.14×104X7+1.64×106X8+3.38×106X9+2.81×104X10‑2.06×106X11+6.86×104X12+3.19×106X13;D2=5.78×105X1+9.18×104X2‑5.12×103X3+6.55×104X4‑3.46×106X5‑2.81×105X6+4.93×105X7+4.42×106X8‑4.79×105X9‑2.77×103X10‑4.58×105X11+2.70×105X12+8.93×105X13;(4)等级组质心距离的计算分别计算判别函数值至各对应等级组质心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
与对应等级质心距离最近的即为其判别归属等级,即,最小值所对应的等级即为茶样滋味等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864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