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浅埋偏压松散堆积体大跨度隧道综合进洞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2611.3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0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20/00;E21F16/02;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越浅埋偏压松散堆积体大跨度隧道综合进洞结构施工方法,在隧道外部沿平行于隧道走向方向高压旋喷施工内侧浆固挡土墙和外侧浆固挡土墙,在隧道顶部、底部、侧面分别压浆形成顶部浆固层、底部浆固层、侧面浆固层,在底部浆固层的下部高压旋喷施工形成承载桩;在浆固挡土墙外部、隧道洞口部位设置反压挡土墙,自反压挡土墙向墙背松散堆积体内打设斜向锚固筋体和斜向排水体;自隧道拱圈向松散堆积体内打设斜向加筋体。本发明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结构承受的偏压荷载,而且可以全面提升隧道外围松散堆积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工程施工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偏压 松散 堆积 跨度 隧道 综合 进洞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穿越浅埋偏压松散堆积体大跨度隧道综合进洞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隧道底部承载桩施工:根据隧道洞口位置、走向,布设桩基打设孔,自松散堆积体(16)顶面向下打设高压旋喷桩,施工时在隧道外侧浆固层(2)部位加大高压旋喷压力,自底部浆固层(4)顶面标高向下施工形成底部承载桩(11);2)浆固层施工:底部承载桩(11)施工完成后,自松散堆积体(16)顶面向下打设压浆孔(10),在隧道支护结构的外侧分段压浆,形成顶部浆固层(3)、底部浆固层(4)、侧面浆固层(5);3)内侧浆固挡土墙(1)和外侧浆固挡土墙(2)施工:在隧道侧面浆固层(5)外侧,自松散堆积体(16)顶面向下打设1~2排高压旋喷桩,形成内侧浆固挡土墙(1)和外侧浆固挡土墙(2),并在内侧浆固挡土墙(1)和外侧浆固挡土墙(2)的顶部分别设置冠梁(8);4)反压挡土墙(12)施工:内侧浆固挡土墙(1)和外侧浆固挡土墙(2)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在外侧浆固挡土墙(2)外部、隧道洞口部位挖设反压挡土墙基础(15),并根据反压挡土墙类型进行反压挡土墙(12)施工;5)排水体施工:自反压挡土墙(12)墙面向松散堆积体(16)内打设排水孔,并插入排水软管,形成斜向排水体(14);6)斜向锚固筋体施工:沿反压挡土墙(12)墙面向墙后土体内打设斜向锚固筋体(13);7)管棚超前导管(7)施工:隧道支护结构外侧的浆固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超前导管(7)的布设;8)斜向加筋体(9)施工:在隧道内部支护结构内设置斜向加筋体(9),斜向加筋体(9)自隧道支护结构内侧向松散堆积体(16)内打设;9)管棚(6)施工:根据设计尺寸要求以及强度要求选好钢材,使管材、管件的自身温度与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相一致,管棚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再同时采用3~5根注浆管同步向管棚模板内注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726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处理用精密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页岩气岩石物理与测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