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阶分压式毛细管流变仪的口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430.6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任冬云;刘炯;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阶分压式毛细管流变仪的口模组件。口模组件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第一料筒末端设置有圆柱形凹槽,凹槽与第一料筒的内腔同心,并且凹槽直径大于内腔直径;第二料筒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形凸台,凸台与第二料筒的内腔同心,凸台与第一料筒的凹槽直径相配合,第二料筒的凸台插入到第一料筒的凹槽中;第一口模设置在第一料筒内腔末端,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一口模的料筒筒壁上,第一压力传感器穿过第一加热套和第一料筒筒壁,与内腔相通。本发明即实现第一口模入口的压力的提高,又可以实现单次测试高聚物熔体在两个不同压力下的黏度,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亦可同时比较不同压力下的高聚物熔体的黏度变化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阶分压式 毛细管 流变 模组 | ||
【主权项】:
一种双阶分压式毛细管流变仪的口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组件包括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第一料筒在上,第二料筒在下,第一料筒外壁和第二料筒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套和第二加热套;第一料筒末端设置有圆柱形凹槽,凹槽与第一料筒的内腔同心,并且凹槽直径大于内腔直径;第二料筒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形凸台,凸台与第二料筒的内腔同心,凸台与第一料筒的凹槽直径相配合,第二料筒的凸台插入到第一料筒的凹槽中;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固定连接;第一口模设置在第一料筒内腔末端,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一口模的料筒筒壁上,第一压力传感器穿过第一加热套和第一料筒筒壁,与内腔相通;第二料筒的结构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结构A:第二料筒末端设置有圆柱形凹槽,凹槽与第二料筒的内腔同心,并且凹槽直径大于第二料筒内腔直径,第二口模设置在第二料筒内腔末端,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凸台的料筒筒壁上,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二口模的料筒筒壁上,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穿过第二加热套和第二料筒筒壁,与内腔相通;口模托设置有内腔,口模托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形凸台,与内腔同心,口模托的凸台直径与第二料筒的凹槽直径相配合,口模托的凸台插入到第二料筒的凹槽内;口模托与第二料筒固定连接;结构B:第二料筒内腔为倒漏斗型,内腔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双倒漏斗形;第二料筒末端设置有圆柱形凹槽,凹槽与第二料筒的内腔同心,凹槽内壁设置有螺纹;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凸台的料筒筒壁上,第二压力传感器穿过第二加热套和第二料筒筒壁,与内腔相通;旋塞与第二料筒螺纹连接,旋塞为空腔结构,共有四段组成,顶端是圆锥形;第二段为圆柱形结构,圆柱的直径与圆锥相同;在圆柱的侧面设置有圆柱形孔,贯通至旋塞内腔:第三段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第二料筒凹槽直径相当,并且大于第二段圆柱直径,在第三段圆柱外壁面设置螺纹结构;第四段为外方形或内六角型或外六角形结构,并且特征直径大于第三段圆柱直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44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