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挂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吊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1194.2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新式直升机探测吊舱,涉及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领域。本次发明的吊舱由多个不等直径的正十六边形玻璃纤维管梁通过绳缆连接而成,吊舱在工作时通过一根主绳缆吊挂于机身下侧。吊挂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吊舱结构形式简单,所使用材料强度、刚度性能好,管梁的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廉。探测吊舱具有适用环境多,可使用范围广,探测面积灵活、可调等优点,还可被广泛用于考古、探测、环境调查、军事应用等诸多行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挂 直升机 时间 域航磁 探测 | ||
【主权项】:
一种吊挂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吊挂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吊舱包括发射圈(1)、接收圈(2)、航磁圈(3)、补偿圈(4)和绳索(5)部分,其中发射圈(1)、接收圈(2)、航磁圈(3)和补偿圈(4)为工作线圈,通过绳索(5)缠绕、斜拉、系绳结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吊舱形式;所述的发射圈(1)、接收圈(2)、航磁圈(3)和补偿圈(4)的直径不同,发射圈(1):接收圈(2):航磁圈(3):补偿圈(4)的直径比例=1:0.05:0.69:0.26,发射圈(1)、接收圈(2)和补偿圈(4)在同一水平面内,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是接收圈(2)—补偿圈(4)—发射圈(1),发射圈(1)、接收圈(2)、航磁圈(3)和补偿圈(4)的形状均为正十六边形,分别由十六根等长度的、一端带连接弯头的玻璃纤维管梁插接而成,形成四个非完全封闭的工作线圈,玻璃纤维管梁弯头的弯转角度为157.5°,工作线圈非封闭处供线缆进出,当线缆穿入玻璃纤维管梁后,用结构胶密封;所述吊挂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磁探测吊舱在工作状态下,吊挂于直升机下侧,发射圈(1)、接收圈(2)和补偿圈(4)为第一水平基准面,航磁圈(3)为第二水平面,用绳索(5)调节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的相对位置,使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处于相对平行,所有的绳索(5)的绳结收头处距为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H2,绳结收头点与第一水平面中的接收圈(2)和第二水平面中的航磁圈(3)的中心同心,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间间距为H1,其中,H1和H2的比例关系为1:0.51;绳索(5)为多段绳缆组成,一段绳缆的一端缠绕并系绳结在发射圈(1)的任意一个玻璃纤维管梁弯头处,另一端缠绕通过补偿圈(4)的任意一个玻璃纤维管梁弯头至接收圈(2)的任意一个玻璃纤维管梁弯头系绳结,再用另一段绳缆依照第一根绳缆的系结方式系结在发射圈(1)、补偿圈(4)和接收圈(2)的第二个玻璃纤维管梁弯头,直至完成发射圈(1)、补偿圈(4)和接收圈(2)上所有玻璃纤维管梁弯头的系绳结,使发射圈(1)、补偿圈(4)和接收圈(2)在同一水平面内,再将所有置于接收圈(2)内的绳缆系结在一起,两两绳索间呈22.5°的夹角,向水平面内的四周呈放射状,航磁圈(3)的每个弯头处各系结一段绳缆,并将所有绳缆系结于航磁圈(3)的中心处,连接发射圈(1)和航磁圈(3)的绳索,分别缠绕于发射圈(1)和航磁圈(3)的弯头处,并斜拉系结成为绳结收头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11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式分光器棱镜阵列及其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励脉冲产生电路和超声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