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浆料中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173.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屈银虎;尚润琪;王翔;祁志旭;时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子浆料中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处理方法,具体为1)取铜粉并对其依次进行研磨、酸洗及水洗处理,得到表面干净的纯铜粉;2)先分别量取丙酮和乙酸乙酯,然后将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形成混合有机溶剂;称取丙烯酸树脂添加到混合有机溶剂中,并依次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及水浴加热处理,得到微胶囊壁材溶液;3)将纯铜粉添加到微胶囊壁材溶液中,采用搅拌和超声波振动分散的方式使纯铜粉与微胶囊壁材溶液混合,再依次进行静置沉淀、清洗及干燥处理,完成对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包覆处理。本发明电子浆料中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铜粉的抗氧化能力,对铜电子浆料导电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浆料 中铜粉 丙烯酸 微胶囊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子浆料中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取铜粉,并对取得的铜粉依次进行研磨、酸洗及水洗处理,得到表面干净的纯铜粉,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1、取平均粒径为1μm~30μm的铜粉放入研钵中研磨,得到粒径均匀且较为洁净的铜粉A;步骤1.2、将经步骤1.1得到的铜粉A取出后倒入酸洗液中,每克的铜粉A需加入2ml~4ml的酸洗液,采用超声波振荡的方式进行酸洗,使铜粉A在酸洗液中均匀分散,形成铜粉A‑酸洗液混合分散液;步骤1.3、先静置经步骤1.2得到的铜粉A‑酸洗液混合分散液2min~4min,待形成沉淀物后,过滤掉铜粉A‑酸洗液混合分散液中的液体,得到铜粉B;步骤1.4、将经步骤1.3得到的铜粉B用去离子水清洗,直至铜粉B表面呈棕红色为止,得到表面干净的纯铜粉;步骤2,先分别量取丙酮和乙酸乙酯,然后将量取的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形成混合有机溶剂;称取丙烯酸树脂添加到混合有机溶剂中,并依次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及水浴加热处理,得到微胶囊壁材溶液,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2.1、按体积比为8~30:0.5~2分别量取丙酮、乙酸乙酯;步骤2.2、将步骤2.1中量取的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在一起,并采用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的方式使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有机溶剂;步骤2.3、称取丙烯酸树脂,将称取的丙烯酸树脂作为壁材添加到经步骤2.2得到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每毫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添加0.02克~0.05克的丙烯酸树脂,形成混合溶液;步骤2.4、将经步骤2.3得到的混合溶液先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使丙烯酸树脂初步溶解到混合有机溶剂中,再采用水浴加热法使丙烯酸树脂完全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得到微胶囊壁材前驱溶液;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且水浴温度控制为30℃~50℃,水浴加热时间控制为5min~10min;步骤2.5、将经步骤2.4得到的微胶囊壁材前驱溶液冷却1h~3h,得到微胶囊壁材溶液;步骤3、将经步骤1得到的纯铜粉添加到经步骤2得到的微胶囊壁材溶液中,采用搅拌和超声波振动分散的方式使纯铜粉与微胶囊壁材溶液混合,再依次进行静置沉淀、清洗及干燥处理,完成对铜粉的丙烯酸微胶囊包覆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531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