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卷对卷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5073.9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7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焰焰;郑杰;陈士冰;徐刚;马苹苹;张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川瑞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4;G02B1/118;G02B1/12;B05D7/04;B05D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62275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卷对卷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进行设计与模拟;雕刻出具有设计的结构和尺寸的楔形微结构辊筒;将PET基膜卷材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精密涂布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使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半固化,脱模,对脱模后已基本成形的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深度固化,使其固化成膜;在固化成膜后的光学微结构功能层上精密涂布吸收层树脂,使其固化成膜;在固化成膜后的吸收层上精密涂布保护层树脂,使其固化成膜。该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卷对卷制备方法具有压印辊筒易于脱模、楔形微结构尺寸准确度高、良品率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等优点,易于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对比度 功能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卷对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卷对卷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对提高明室对比度功能膜进行设计与模拟,设计出并行排列的楔形微结构,由四层构成,基材为PET膜,从基材向上依次为光学微结构功能层、吸收层、保护层;步骤2,利用精密金刚石机械加工设备,雕刻出具有设计的结构和尺寸的楔形微结构辊筒;步骤3,将PET基膜卷材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精密涂布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用楔形微结构辊筒压印出设计的并行排列的楔形微结构;步骤4,通过控制紫外光光照距离、强度和固化时间,使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半固化,便于楔形微结构辊筒脱模,对脱模后已基本成形的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树脂深度固化,使其固化成膜;步骤5,在固化成膜后的光学微结构功能层上精密涂布吸收层树脂,通过控制紫外光光照距离、强度和固化时间,使其固化成膜;步骤6,在固化成膜后的吸收层上精密涂布保护层树脂,通过控制紫外光光照距离、强度和固化时间,使其固化成膜;在步骤1中,采用光线追迹方法对微结构进行设计与模拟,确定微结构尺寸参数和材料光学特性参数,设计出并行排列的楔形微结构;在步骤3中,进行精密涂布精度为±1μm,采用的PET基膜卷材厚度为35~125μm,透光率≥90%;在步骤4中,进行的紫外光光照距离为10~30cm,强度为100~300 mV/cm2,固化时间≤10s,生成的光学微结构功能层厚度为15μm,光学微结构功能层材料折射率1.35~1.38,透光率≥93%;在步骤5中,进行精密涂布精度为±1μm,进行的紫外光光照距离为10~30cm,强度为100~300 mV/cm2,固化时间≤10s,生成的吸收层厚度为40μm,吸收层材料折射率1.6~1.65,透光率81%~85%;在步骤6中,进行精密涂布精度为±1μm,进行的紫外光光照距离为10~30cm,强度为100~300 mV/cm2,固化时间≤10s,生成的保护层厚度为10μm,保护层材料折射率1.35~1.38,透光率≥9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川瑞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川瑞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50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