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HEMT工艺的MMIC等效管芯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5225.7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恒;童华清;徐秀琴;许慧;屠志晨;王志宇;尚永衡;郁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立昂东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EMT工艺的MMIC的等效管芯模型。该等效管芯模型包括栅极、源极、漏极、热源、连接条a、连接条b。其中栅极、源极、漏极的尺寸与实际MMIC芯片中晶体管的尺寸一致。热源放置在栅极的下面,其长度和宽度与栅极一致,厚度为0.1微米,其热耗大小根据芯片中每级管芯栅宽平均分配得到。本发明实现了在通用的热分析软件中准确模拟PHEMT工艺的MMIC管芯热分布,为整个芯片的电路设计以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有效快捷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hemt 工艺 mmic 等效 管芯 模型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基于PHEMT工艺的MMIC的等效管芯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等效管芯模型包括栅极(1)、源极(2)、漏极(3)、热源(4)、连接条a(5)、连接条b(6),热源(4)与栅极(1)的栅长一致,宽度比栅极(1)的宽度长3μm,放置在栅极(1)的下表面,厚度为0.1μm,连接条a(5)连接栅极(1)、源极(2)、漏极(3)的左侧,且压着热源(4)的上表面,连接条b(6)连接栅极(1)、源极(2)、漏极(3)的右侧,且压着热源(4)的上表面;所述的热源(4)的功耗是根据芯片中每级管芯栅宽的比例分配得到,且每一级中管芯的功耗大小相同;每一级管芯的尺寸都是相同的,各级管芯之间也只有栅极(1)的栅宽不一样;所述的栅极(1)、源极(2)、漏极(3)、连接条a(5)、连接条b(6)的材料都为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立昂东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立昂东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352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