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5235.2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酉;何清;章贵川;岑飞;聂博文;刘志涛;孙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动力系统,包括风洞试验段、飞机模型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针阀、高压软管、回转接头、驻室和喷管;所述针阀设置于风洞试验段外部,所述高压软管的一端连接针阀且高压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转接头的转动端,所述回转接头的固定端固定在飞机模型的顶部,所述驻室置于飞机模型的内部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所述喷管置于飞机模型的尾部,且所述喷管的入口端通过管路连通驻室。本发明能够满足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的需求,且本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功率密度大、响应快、占用空间小能够安装在飞机模型中、使用寿命长且对飞机模型运动干扰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风洞 模型 动力 飞行 实验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带动力飞行实验动力系统,包括风洞试验段(1)、飞机模型(2)和动力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3)包括针阀(31)、高压软管(32)、回转接头(33)、驻室(34)和喷管(35);所述针阀(31)设置于风洞试验段(1)外部,所述高压软管(32)的一端连接针阀(31)且高压软管(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转接头(33)的转动体(331),所述回转接头(33)的固定体(332)固定在飞机模型(2)的顶部,所述驻室(34)置于飞机模型(2)的内部且连通所述回转接头(33),所述喷管(35)置于飞机模型(2)的尾部,且所述喷管(35)的入口端通过管路连通驻室(34);所述回转接头(33)包括转动体(331)、固定体(332)、压块(333)、弹簧(334)和炭精环(335);所述转动体(331)和所述固定体(332)均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固定体(332)的一端置于所述转动体(331)内部,在转动体(331)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块(333)以限制转动体(331)的移动位置;所述弹簧(334)设置在所述固定体(332)穿出转动体(331)处的固定体(332)外壁上;所述炭精环(335)设置在转动体(331)与固定体(332)的连接处;所述转动体(331)和固定体(332)采用高精度加工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523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