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式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205.2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2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岸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强度大的液冷式冷却装置。液冷式冷却装置的冷却液流通体由调质度为T5的JIS A6000类合金所构成的铝挤压型材料构成。将铝制入口集液箱钎焊于冷却液流通体的流入部的一端面,将铝制出口集液箱钎焊于冷却液流通体的流出部的一端面,将铝制中间集液箱钎焊于冷却液流通体的另一端面。三个集液箱具有空隙部以及朝外凸缘。入口集液箱的空隙部与所有流入侧通路连通,其朝外凸缘的周缘比流入部的一端面向外侧突出。出口集液箱的空隙部与所有流出侧通路连通,其朝外凸缘的周缘比流出部的一端面向外侧突出。中间集液箱的空隙部与所有流入侧通路以及所有流出侧通路连通,其朝外凸缘的周缘比上述另一端面的外周缘向外侧突出。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式 冷却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其具备:扁平板状的冷却液流通体,其具有隔着分隔壁以并列状形成、且两端开口的多条通路;入口集液箱及出口集液箱,其以沿通路的并列方向排列的方式设在冷却液流通体的通路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以及中间集液箱,其设置于冷却液流通体的通路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冷却液流通体的平坦的一面成为发热体安装面,所有通路中的在冷却液流通体的一侧连续排列地形成的多条通路成为流入侧通路,并且在冷却液流通体的另一侧连续排列地形成的多条其余的通路成为流出侧通路,入口集液箱与流入侧通路连通,并且出口集液箱与流出侧通路连通,中间集液箱与流入侧通路及流出侧通路连通而使两者连通,流入至入口集液箱的冷却液从入口集液箱通过流入侧通路、中间集液箱以及流出侧通路而到达至出口集液箱,并从出口集液箱流出,所述液冷式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冷却液流通体为由调质度为T5的JIS A6000类合金构成的铝挤压型材制,在冷却液流通体的接近的流入侧通路与流出侧通路之间的分隔壁的一端部上形成有切缺部,与冷却液流通体的切缺部相比,形成有流入侧通路一侧成为流入部,并且,与冷却液流通体的切缺部相比,形成有流出侧通路一侧成为流出部,入口集液箱、出口集液箱以及中间集液箱分别由铝构成,且具有:在一侧开口的空隙部;以及一体地设置于空隙部的开口周围的朝外凸缘,在冷却液流通体的流入部的形成有切缺部一侧的端面上,入口集液箱以使空隙部与所有流入侧通路连通,并且使朝外凸缘的周缘与该端面的外周缘相比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钎焊于该端面,在冷却液流通体的流出部的形成有切缺部一侧的端面上,出口集液箱以使空隙部与所有流出侧通路连通,并且使朝外凸缘的周缘与该端面的外周缘相比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钎焊于该端面,在冷却液流通体的未形成有切缺部一侧的端面上,中间集液箱以使空隙部与所有流入侧通路以及所有流出侧通路连通,并且使朝外凸缘的周缘与该端面的外周缘相比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钎焊于该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092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客车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