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4084.2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15/00;C08G69/12;C08G63/06;C08G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由把手、壳体、按摩装置、感温探头、智能控制系统组成;位于壳体内部的按摩装置;位于壳体上方的把手,把手截面呈扁平椭圆状,长短轴比例约为51,把手两端直角部分为圆弧过渡,把手与壳体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位于壳体外部的正前方;感温探头位于壳体内侧上部,感温探头与智能控制系统导线连接。当壳体内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壳体表面产生压力时,启动按摩装置对人的足底进行上下往复按压运动,当人的足部抬起,压力传感器感应不到壳体表面的压力,按摩装置停止运动。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新颖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按压力度适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使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轮 上下 运动 足底 按摩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包括:把手(1),壳体(2),按摩装置(3),感温探头(4),智能控制系统(5);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2)内部的按摩装置(3);位于壳体(2)上方的把手(1),所述把手(1)截面呈扁平椭圆状,长短轴比例约为5:1,把手(1)两端直角部分为圆弧过渡,把手(1)与壳体(2)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位于壳体(2)外部的正前方;所述感温探头(4)位于壳体(2)内侧上部,感温探头(4)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壳体(2)包括:右按摩区(2‑1),左按摩区(2‑2),按摩头引孔(2‑3),按摩区隔板(2‑4),压力传感器(2‑5);所述按摩区隔板(2‑4)位于壳体(2)内部中间位置,前后两端与壳体(2)内壁无缝连接;所述右按摩区(2‑1)位于按摩区隔板(2‑4)右侧位置;所述左按摩区(2‑2)位于按摩区隔板(2‑4)左侧位置;所述右按摩区(2‑1)与左按摩区(2‑2)结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按摩区隔板(2‑4)高度高于右按摩区(2‑1)及左按摩区(2‑2)1 cm~15 cm;所述按摩头引孔(2‑3)位于右按摩区(2‑1)及左按摩区(2‑2)表面位置,按摩头引孔(2‑3)孔径范围值为10 mm~15 mm;在右按摩区(2‑1)和左按摩区(2‑2)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5),所述压力传感器(2‑5)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所述按摩装置(3)包括:双轴电机(3‑1),电机主轴(3‑2),偏心轮(3‑3),按摩头连接杆(3‑4),按摩头(3‑5);所述双轴电机(3‑1)位于壳体(2)底部中间位置,双轴电机(3‑1)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双轴电机(3‑1)两端连接电机主轴(3‑2);所述偏心轮(3‑3)固定在电机主轴(3‑2)上,偏心轮(3‑3)平行均匀排列,单侧数量为1~7个,多个偏心轮(3‑3)等距一字排列,相邻二个偏心轮(3‑3)间距为5 mm~10 mm,所述偏心轮(3‑3)以电机主轴(3‑2)中心轴线为轴心做圆周运动;所述按摩头(3‑5)位于偏心轮(3‑3)正上方位置,按摩头(3‑5)下端与偏心轮(3‑3)表面点接触,按摩头(3‑5)随偏心轮(3‑3)的圆周运动而做上下往复运动;在足心部位按摩头(3‑5)比其他部位按摩头(3‑5)高出5 mm~6 mm;所述按摩头连接杆(3‑4)连接多个按摩头(3‑5),单排按摩头(3‑5)的数量为10~15个,按摩头连接杆(3‑4)的数量为1~7个,多个按摩头连接杆(3‑4)平行均匀排列,数量与偏心轮数量相同,相邻按摩头连接杆(3‑4)间距与相邻偏心轮(3‑3)间距相同,按摩头连接杆(3‑4)随偏心轮(3‑3)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偏心轮(3‑3)包括:偏心轮本体(3‑3‑1),偏心孔(3‑3‑2);所述偏心轮本体(3‑3‑1)外形为圆饼状,偏心孔(3‑3‑2)与偏心轮本体(3‑3‑1)圆心距设为L,所述L的范围值为15 cm~20 cm;所述按摩头(3‑5)包括:触头(3‑5‑1),柱体(3‑5‑2);所述柱体(3‑5‑2)为圆柱状,径高比为1:4;所述触头(3‑5‑1)位于柱体(3‑5‑2)顶端,形状为半球状;所述触头(3‑5‑1)表面设有摩擦凸点(3‑5‑1‑1),单个触头(3‑5‑1)上的摩擦凸点(3‑5‑1‑1)数量为5~10个;所述触头(3‑5‑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触头(3‑5‑1)的组成成分和制造过程如下:一、触头(3‑5‑1)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次氯酸乙酯3~11份,对氨基苯乙酸5~24份,四氯化苯甲酸4~17份,二羟基苯二酸7~19份,间甲苯基甲醇10~22份,特丁硫醇8~20份,浓度20 ppm~90 ppm的硫二甘醇300~500份,甲基正丙醚3~12份,邻硝基苯甲醛5~20份,交联剂7~21份,对氯苯甲醛3~14份,乙基正丁基醚6~18份,邻乙氧基苯甲酸10~22份;所述交联剂为三醋酸纤维素酯、对苯二甲酸、基苯对苯甲酸中的任意一种;二、触头(3‑5‑1)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0.0005 μS/cm~0.030 μS/cm的超纯水200~40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10 rpm~170 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50 ℃~70 ℃;依次加入次氯酸乙酯、对氨基苯乙酸、四氯化苯甲酸,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4.0~7.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70 rpm~90 rpm,温度为45 ℃~55 ℃,酯化反应1~8小时;第2步:取二羟基苯二酸、间甲苯基甲醇粉碎,粉末粒径为400~500目;加入特丁硫醇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20 mm~45 mm,采用剂量为1.20 kGy~4.35 kGy、能量为1.50 MeV~9.50 MeV的α射线辐照30~55分钟;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硫二甘醇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为70 rpm~85 rpm,温度为60 ℃~80 ℃,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035 MPa~‑0.075 MPa,保持此状态反应5~10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0.008 MPa~0.025 MPa,保温静置5~10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90 rpm~150 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 MPa;依次加入甲基正丙醚、邻硝基苯甲醛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5~8.5,保温静置5~8小时;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95 rpm~130 rpm时,依次加入对氯苯甲醛、乙基正丁基醚和邻乙氧基苯甲酸,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0.055 MPa~0.35 MPa,温度为115 ℃~165 ℃,聚合反应4~1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 MPa,降温至25 ℃~40 ℃,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触头(3‑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0408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内科用呕吐物盛接装置
 - 下一篇:电脑启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