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4084.2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15/00;C08G69/12;C08G63/06;C08G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轮 上下 运动 足底 按摩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地方之一,人体内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对脚部按摩和刺激,能激发人体内潜在的机能,调整身体失衡状态,舒缓全身紧张,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因此,人们常采用足浴按摩器对脚部进行按摩,现有市场上的足浴按摩器一般都具有气泡按摩、喷水按摩、加热按摩、震动按摩、电动按摩轮等功能,但足心部位比足底其他部位相对要高,现有的按摩产品无法顾及到足心部位,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心轮上下运动式足底按摩装置,包括:把手1,壳体2,按摩装置3,感温探头4,智能控制系统5;位于壳体2内部的按摩装置3;位于壳体2上方的把手1,所述把手1截面呈扁平椭圆状,长短轴比例约为5:1,把手1两端直角部分为圆弧过渡,把手1与壳体2两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5位于壳体2外部的正前方;所述感温探头4位于壳体2内侧上部,感温探头4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2包括:右按摩区2-1,左按摩区2-2,按摩头引孔2-3,按摩区隔板2-4,压力传感器2-5;所述按摩区隔板2-4位于壳体2内部中间位置,前后两端与壳体2内壁无缝连接;所述右按摩区2-1位于按摩区隔板2-4右侧位置;所述左按摩区2-2位于按摩区隔板2-4左侧位置;所述右按摩区2-1与左按摩区2-2结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按摩区隔板2-4高度高于右按摩区2-1及左按摩区2-2的值域范围1 cm~15 cm;所述按摩头引孔2-3位于右按摩区2-1及左按摩区2-2表面位置,按摩头引孔2-3孔径范围值为10 mm~15 mm;在右按摩区2-1和左按摩区2-2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5,所述压力传感器2-5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装置3包括:双轴电机3-1,电机主轴3-2,偏心轮3-3,按摩头连接杆3-4,按摩头3-5;所述双轴电机3-1位于壳体2底部中间位置,双轴电机3-1与智能控制系统5导线连接,双轴电机3-1两端连接电机主轴3-2;所述偏心轮3-3固定在电机主轴3-2上,偏心轮3-3平行均匀排列,单侧数量为1~7个,多个偏心轮3-3等距一字排列,相邻二个偏心轮3-3间距为5 mm~10 mm,所述偏心轮3-3以电机主轴3-2中心轴线为轴心做圆周运动;所述按摩头3-5位于偏心轮3-3正上方位置,按摩头3-5下端与偏心轮3-3表面点接触,按摩头3-5随偏心轮3-3的圆周运动而做上下往复运动;在足心部位按摩头3-5比其他部位按摩头3-5高出5 mm~6 mm;所述按摩头连接杆3-4连接多个按摩头3-5,单排按摩头3-5的数量为10~15个,按摩头连接杆3-4的数量为1~7个,多个按摩头连接杆3-4平行均匀排列,数量与偏心轮数量相同,相邻摩头连接杆3-4间距与相邻偏心轮3-3间距相同,按摩头连接杆3-4随偏心轮3-3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3-3包括:偏心轮本体3-3-1,偏心孔3-3-2;所述偏心轮本体3-3-1外形为圆饼状,偏心孔3-3-2与偏心轮本体3-3-1圆心距设为L,所述L的范围值为15 cm~20 cm。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3-5包括:触头3-5-1,柱体3-5-2;所述柱体3-5-2为圆柱状,径高比为1:4;所述触头3-5-1位于柱体3-5-2顶端,形状为半球状;所述触头3-5-1表面设有摩擦凸点3-5-1-1,单个触头3-5-1上的摩擦凸点3-5-1-1数量为5~10个。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3-5-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触头3-5-1的组成成分和制造过程如下:
一、触头3-5-1组成成分:
按重量份数计,次氯酸乙酯3~11份,对氨基苯乙酸5~24份,四氯化苯甲酸4~17份,二羟基苯二酸7~19份,间甲苯基甲醇10~22份,特丁硫醇8~20份,浓度20 ppm~90 ppm的硫二甘醇300~500份,甲基正丙醚3~12份,邻硝基苯甲醛5~20份,交联剂7~21份,对氯苯甲醛3~14份,乙基正丁基醚6~18份,邻乙氧基苯甲酸10~22份;
所述交联剂为三醋酸纤维素酯、对苯二甲酸、基苯对苯甲酸中的任意一种;
二、触头3-5-1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内科用呕吐物盛接装置
- 下一篇:电脑启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