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7455.9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刚;陈西辉;宋迎东;杨福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计算该循环数下疲劳性能,并计算该循环数下纤维失效百分数,然后确定纤维失效百分数与纤维失效临界值的关系,计算单胞尺度疲劳性能,得到该循环下的最大应变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编织 结构 陶瓷 复合材料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复杂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单胞模型;(2)初始加载至疲劳峰值载荷,认定纬纱单元都已经失效;(3)进入卸载‑加载过程,假设当前循环数为Cycle;(4)计算该循环数下微观尺度疲劳性能;(5)计算该循环下纤维失效百分数P(T);(6)判断纤维失效百分数P(T)与纤维失效临界值q*的关系;若P(T)>q*,进入步骤(9);否则,进入步骤(7);(7)计算单胞尺度疲劳性能,得到Cycle循环下的最大应变
(8)判断
与最大失效应变εmax的关系;若
材料发生疲劳破坏,进入步骤(8);否则,Cycle=Cycle+1,同时进入步骤(3);(9)输出循环次数Cycle,疲劳失效,程序终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74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