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负载敏感比例控制系统的电控液压节能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6687.4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佺;施昊;陈媛;薄晓楠;杨硕;张晨晨;刘霖;韩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9/00 | 分类号: | F15B9/00;F15B21/1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负载敏感比例控制系统的电控液压节能装置,主要用于多负载的液压系统中,多负载的负载敏感比例控制节能装置是通过负载敏感泵输出负载所需的最高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低压负载回路,然后把液能回馈装置串入低压回路的节流元件之前,代替节流元件实现降压,并自动调节回馈功率的大小。液能回馈装置把低压回路节流掉的压力能回馈到负载敏感泵的出口,供给高压回路使用。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多负载液压系统装置液压损失大、效率低、发热量大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负载 敏感 比例 控制系统 液压 节能 装置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负载敏感比例控制系统的电控液压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泵(1)、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一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a)、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三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c)、一号梭阀(9a)、二号梭阀(9b)、一号压力传感器(12a)、二号压力传感器(12b)、三号压力传感器(12c)、一号比例换向阀(13a)、二号比例换向阀(13b)、三号比例换向阀(13c)、马达负载装置(3a)、一号油缸负载装置(3b)、二号油缸负载装置(3c)、安全阀(14)和油箱(15);所述负载敏感泵(1)出油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第五路和第六路,第一路经一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a)与一号比例换向阀(13a)的一进油口连接,第二路经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与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一进油口连接,第三路经三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c)与三号比例换向阀(13c)的一进油口连接,第四路与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的进油口连接,第五路与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的进油口连接,第六路与安全阀(16)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安全阀(16)的出油口与油箱(17)连接;所述负载敏感泵(1)的进油口与油箱(17)连接;所述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和第二路,第一路和一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a)的出油口一起与一号比例换向阀(13a)一进油口连接,第二路和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的出油口一起与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一进油口连接;所述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和第二路,第一路和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的出油口一起与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一进油口连接,第二路和三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c)的出油口一起与三号比例换向阀(13c)的一进油口连接;所述一号比例换向阀(13a)的两出油口与马达负载装置(3a)连接;所述一号比例换向阀(13a)的负载压力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与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连接,第二路与一号梭阀(9a)的一进油口连接,第三路与一号压力传感器(12a)连接;所述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两出油口与一号油缸负载装置(3b)连接,所述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负载压力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和第四路,第一路与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连接,第二路与一号梭阀(9a)的另一进油口连接,第三路与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连接,第四路与二号压力传感器(12b)连接;所述三号比例换向阀(13c)的两出油口与二号油缸负载装置(3c)连接,所述三号比例换向阀(13c)负载压力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与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连接,第二路与二号梭阀(9b)的一进油口连接,第三路与三号压力传感器(12c)连接;所述一号梭阀(9a)的出油口与二号梭阀(9b)的另一进油口连接,所述二号梭阀(9b)的出油口与负载敏感泵(1)的负载敏感控制口LS连接;所述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包括一号定量液压马达(4a)、一号变量泵(5a)、一号控制液压缸(6a)、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一号单向阀(8a)、二号单向阀(8b)、一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a)、四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d);所述一号定量液压马达(4a)的进油口作为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的进油口与负载敏感泵(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一号定量液压马达(4a)的轴用联轴器与一号变量泵(5a)的轴连接,所述一号定量液压马达(4a)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经一号单向阀(8a)作为一号液能回馈系统(2a)的一出油口和一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a)一起与一号比例换向阀(13a)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路经四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d)作为一号液能回馈系统(2a)的另一出油口和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一起与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进油口连接,第三路与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无弹簧控制口连接;所述一号变量泵(5a)的进油口和油箱(17)连接;所述一号变量泵(5a)的控制杆和一号控制液压缸(6a)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一号变量泵(5a)的出油口与二号单向阀(8b)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二号单向阀(8b)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与一号液能回馈装置(2a)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路与一号控制液压缸(6a)的有弹簧腔连接,第三路与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的一进油口连接;所述一号控制液压缸(6a)的无弹簧腔与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出油口连接;所述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的另一进油口与油箱(17)连接,一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a)的有弹簧控制口与一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a)的出油口连接;一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a)的两进油口分别与一号梭阀(9a)的两进油口连接;所述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包括二号定量液压马达(4b)、二号变量泵(5b)、二号控制液压缸(6b)、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三号单向阀(8c)、四号单向阀(8d)、二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b)、五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e);所述二号定量液压马达(4b)的进油口作为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b)的进油口与负载敏感泵(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二号定量液压马达(4b)的轴用联轴器与二号变量泵(5b)的轴连接;所述二号定量液压马达(4b)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经四号单向阀(8d)作为二号液能回馈系统(2b)的一出油口和三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c)一起与三号比例换向阀(13c)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路经五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e)作为二号液能回馈系统(2b)的另一出油口和二号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0b)一起与二号比例换向阀(13b)的进油口连接,第三路与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无弹簧控制口连接;所述二号变量泵(5b)的控制杆和二号控制液压缸(6b)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二号变量泵(5b)的进油口和油箱(17)连接,所述二号变量泵(5b)的出油口与三号单向阀(8c)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三号单向阀(8c)的出油口分为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与二号液能回馈装置(2a)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路与二号控制液压缸(6b)的有弹簧腔连接,第三路与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的一进油口连接;所述二号控制液压缸(6b)的无弹簧腔与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出油口连接;所述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的另一进油口与油箱(17)连接,二号两位三通压差控制换向阀(7b)的有弹簧控制口与二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b)的出油口连接;所述二号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b)的一进油口与二号梭阀(9b)的一进油口连接,另一进油口和一号梭阀(9a)的一进油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866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胶机滚筒液压驱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推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