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BIM技术的支模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120.6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慧;金振;方敏进;尹友成;吴可森;潘国华;夏建俊;武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22103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支模架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支模架搭设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利用P‑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建筑模型进行布设支模架、智能算量并形成实施方案,并利用模型进行技术交底、搭设、检查和验收,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支模架施工过程的可控性,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支模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P‑BIM技术的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出必要的图纸和参数;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合同文件、经审核的工程图纸及设计变更、支模架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施工组织总设计;(2)选择适用的规范和条件录入参数,建立建筑物BIM模型,BIM模型建立有直接建模和图纸转换再调整建模两种方式,所述建筑物BIM模型应如实反映混凝土工程实体,包括基础、梁、板、柱和剪力墙;(3)根据建筑物BIM模型智能布设三维支模架,建筑结构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和高度共同影响着模板及支架在模型中的布置方式,根据支模架规范的要求定义模板和架体的布设规则,以适应建筑物不同的结构形式、部位和构件,在搭设尺寸合理区间值内确定唯一值;形成架体配置图,架体配置的计算依据为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高支模区域,并输出材料清单和计算书;(4)根据架体配置图、材料清单和计算书生成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有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对人工、材料和机具的配置,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经过审批;(5)根据方案的进度要求和具体工程量,购买材料机具并安排劳动力;(6)按支模架模型进行技术交底、搭设、检查验收、监测、使用和拆除,由于支模架P‑BIM模型具有3D可视化的特点,这一过程将更为直观,减轻沟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801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控匿升安全防闯交通拦截装置
- 下一篇:悬索桥锚碇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