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风干条件下秸秆安全贮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884.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霍丽丽;赵立欣;孟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F25/00 | 分类号: | A01F25/00;A01F25/04;A01F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风干条件下秸秆安全贮存方法,属于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晾晒后的秸秆压缩成捆后进行堆垛贮存,垛与垛之间分区安全贮存,单垛采用通风式起脊堆垛方法,堆垛后的秸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控措施。本发明解决了秸秆长期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保障利用过程的高品质秸秆原料的持续、稳定的供应,有利于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进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风干 条件下 秸秆 安全 贮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然风干条件下秸秆安全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晾晒后的秸秆压缩成捆后进行堆垛贮存,垛与垛之间分区安全贮存,单垛采用通风式起脊堆垛方法,堆垛后的秸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控措施,主要步骤如下:(1)田间打捆:作物收获籽实后,剩余的秸秆进行田间晾晒,待秸秆水分与大气水分平衡后,采用打捆机,将秸秆打成方捆,方捆宽度360mm,高度480mm,长度600~1000mm;(2)场地分区:秸秆方捆堆垛贮存时,堆垛行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堆垛与其他构筑物间距应大于0.3m,堆垛宽度应小于8m,长度可根据场地调整,每垛占地面积小于100m2,堆垛行与行之间设2m~4m的消防通道;(3)堆垛贮存:将压缩成捆的秸秆进行堆垛,采用通风式起脊堆垛方法,秸秆捆交错摆放,捆与捆之间留5~10mm空隙,顶部以卡缝的方式每层逐渐缩小,起脊呈梯形或三角形,垛高不应超过堆垛宽度,不同列的垛沿盛行风方向相互错开布置,垛与垛间距不应小于1m,垛底与地面距离大于0.1mm;(4)安全防控:堆垛场地设置消火栓等防火设施,防火设施与最远堆垛距离小于30m,堆垛底部设置排水沟,顶部覆盖防雨布,垛体应设置温度和湿度监测点,监测点垂直插入垛体中心,并沿堆垛行方向的间距小于5m,实施定期监测,垛体温度高于80℃持续30min时或垛体湿度超过80%持续1h时,立即拆垛晾晒,待温度与湿度与大气平衡后,再重新堆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08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卸料的草料切割机
- 下一篇:落地干坚果过障仿形集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