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土豆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745.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俊;王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土豆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种薯选择;整地施肥做畦;种薯处理;田间管理;采收:当植秣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收获时避免损伤薯块。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大棚土豆的种植方法,规范土豆早春栽培的种植技术,提高土豆产量和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土豆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棚土豆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种薯选择:种薯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薯,如早大白、克新1号等,对种薯严格挑选,淘汰薯形不规整,表皮粗糙老化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等不良性状的薯块;二、整地施肥做畦: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解冻后按1.2米的行距开沟,耕翻深度为20—30厘米,整细耙平,然后起垄,垄宽60厘米,垄高10‑15厘米;随整地每亩施足优质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钾15—20公斤;粗肥和2/3化肥底施垄沟内,1/3化肥作种肥;为防止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随施肥撒入辛硫磷毒土或地虫净等杀虫剂;三、种薯处理;为使土豆出苗快,出苗齐及早解除土豆休眠期,播种前20—30天,需进行播前处理;1、切块:为打破土豆顶端优势,节约种薯用量,要将种薯切块;切块前,切刀用3%来苏水或75%的酒精消毒;切块后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播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等病害,薯块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切块成立体三角形,每个薯块至少有两个芽眼,重25克左右;切块应尽量带顶部芽眼,使出芽整齐,较小的种薯可自顶部纵切2—4块,大种薯先从薯尾切块,切到一定大小时再从顶部纵切4—5块;如切到病薯,应立即用75%的酒精消毒切刀,然后再切;2、暖种催芽:待薯块切口晾干愈合后,置于20℃潮湿条件下催芽,方法是:将排放好的薯块上面覆盖3‑4厘米的潮湿细沙,温度15—18℃,经10天左右芽长至2—3厘米时,去掉细沙,维持12‑15℃,在散射光条件下摊晾练芽,晒种5‑7天;切块如果不进行催芽,可用每斤0.5毫克的赤霉素浸种10分钟;3、播种:播种时,10厘米地温稳定回升到5‑7℃,或以当地终霜期为准,向前推30—40天为适宜播期,播种期为2月中旬,适宜的条件下,播期每提前5天,增产10%—20%;按45厘米的小行距在小高垄上开深10厘米的双沟,然后将催好芽的薯块按20‑22厘米株距排于沟中,浇透水,覆土8—12厘米,栏平畦面覆膜;或在做好的小高垄上以20‑22厘米的株距,45厘米的小行距交错打孔,孔深8—10厘米,然后播种,覆土8—12厘米;如果墒情不好,可浇水后盖土,马上覆膜,用土将四周压严,每亩5000株左右;四、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土豆出芽后,在对准幼苗地膜处及时拉“十”字放苗,并用土将孔四周封严;幼苗生长前期蹲苗;6—8片叶前,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并及时浇水;2、发棵期管理:团棵到开花,土壤干旱不浇水,需补肥时可放在发棵前或结果初期;否则会引起植株徒长;3、结薯期管理:结薯期是块根主要膨大期需水量大,土壤应始终保持湿润,从初花到终花浇3‑4次水;五、采收:当植秣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收获时避免损伤薯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674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尺和建筑工程检测器组的检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烫机的配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