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7963.1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崇资;北吉雅则;山崎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颖;林柏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包含含有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片;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包含含有氟和磷的膜,且比值Cf/Cp满足1.89≤Cf/Cp≤2.61,其中Cf表示所述膜中的氟原子数目,且Cp表示所述膜中的磷原子数目。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包含含有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片;负极片;和包含含氟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包含含有氟和磷的膜,所述膜的厚度α满足10nm≤α≤15nm,比值Cf/Cp满足1.89≤Cf/Cp≤2.61,其中Cf表示所述膜中的氟原子数目,且Cp表示所述膜中的磷原子数目,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由具有尖晶石型晶体结构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形成,且通过TOF‑SIMS测量的所述表面上Mn‑F的量β满足8.2≤β≤8.7,其使用如下计算表达式获得:Mn‑F的量β={(MnF2组分的次级离子强度)/(具有110或更小的质量数m/z的所有次级离子的总检测强度)}×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79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