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及锂离子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20351.1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法宽;小岛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JM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26 | 分类号: | H01G11/26;H01G11/06;H01G1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低温下的电阻上升,且提高低温下的初期放电容量及能量密度,可减小相对于常温充放电容量的‑30℃充放电容量的下降率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及使用了该正极电极的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的正极电极,进行了下述测定前处理的正极电极层(A)的利用HK法算出的1.0nm以上且小于1.4nm的细孔径的细孔容积为0.11cc/g以上,利用BET法算出的总细孔容积为1.1cc/g以下。测定前处理:对在电池电压3V的状态下从电池中取出、切下的正极电极重复进行3次在正极电极每1cm3为10cc(mL)的脱水丙腈中、在25℃下搅拌下浸渍10分钟的操作,然后在60℃下进行1小时的预干燥处理。从所得的预干燥处理正极电极削取正极电极层(A),在200℃下减压至5.5Pa的条件下进行2小时的干燥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电容 器用 正极 电极 电容器 | ||
【主权项】:
1.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利用HK法对进行了下述测定前处理的正极电极层(A)算出的1.0nm以上且小于1.4nm的细孔径的细孔容积为0.11cc/g以上,利用BET法算出的总细孔容积为1.1cc/g以下,测定前处理:对在电池电压3V的状态下从电池中取出、切下的正极电极重复进行3次在正极电极每1cm3为10cc(mL)的脱水丙腈中、在25℃下搅拌下浸渍10分钟的操作,然后在60℃下进行1小时的预干燥处理,从所得的预干燥处理正极电极中削取正极电极层(A),在200℃下减压至5.5Pa的条件下进行2小时的干燥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M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JM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2035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