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冲击力锤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425.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浦宏杰;汪迪松;陆勇;李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磁冲击力锤,由锤体和锤头两部分构成。锤体主要由轭铁、定铁芯、线圈、圆铁管、动铁芯、下壳体、铝质连体和弹簧组成。轭铁形成腔体以容纳线圈,线圈绕在圆铁管上,通过圆铁管顶端的定铁芯和能在圆铁管中滑动的动铁芯吸合与分离控制弹簧的压缩和释放。弹簧释放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力锤产生冲击力激励被测物体,锤头上方的力传感器能够测量力锤冲击力的大小,作为机械结构模态分析时的激励信号。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回复力产生冲击,其产生的冲击力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且具有一体化的小型设计,使力锤的结构紧凑,便于在狭小空间中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冲击力 | ||
【主权项】:
一种电磁冲击力锤,其特征在于电磁冲击力锤由锤体和锤头两部分构成,锤体由轭铁(1)、定铁芯(2)、线圈(4)、圆铁管(12)、动铁芯(5)、下壳体(11)、铝质连体(10)和弹簧(7)构成,所述的轭铁(1)形成腔体以容纳线圈(4),线圈(4)绕于圆铁管(12),圆铁管(12)顶端为定铁芯(2),与定铁芯(2)对应的动铁芯(5)能在圆铁管(12)中滑动,通过铁芯间的吸合与分离来控制弹簧(7)的压缩和回复,所述的铝质连体(10)通过螺栓(6)与动铁芯(5)相连,所述的弹簧(7)放置于铝质连体(10)和下壳体(11)之间;锤头由可替换锤头材料(9)和上方的力传感器(8)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00842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含水介质组合地下水流模型
- 下一篇:一种跌落试验验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