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孔冲击扩底内锚头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0416.3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波;高作平;陈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潜孔冲击扩底内锚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连接帽、刀头与底座,所述刀头中的盘滑面与连接帽上压盘底部的侧面滑动配合,座滑面与锥台结构的底座头部的侧面滑动配合,底座内开设有窝孔以连接锚杆杆体;使用时,先将座滑面、底座头部侧面,以及盘滑面、压盘底部侧面都临时连接,再将潜孔钻风压冲击器、连接杆连接,然后一并放入直孔内由冲击器直接冲击内锚头进行扩底,完成后抽出钻杆、冲击器、连接帽,再将锚杆杆体插入窝孔连接,最后注浆即可,扩底时可通过导气管将刀头凿出的碎屑即时吹走。本设计不仅能适用于较长锚杆的自扩底、能量传递效率较高、扩孔效果较好,而且对环境要求较低、能自动排渣、开凿效率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扩底内锚头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潜孔冲击扩底内锚头,包括底座(2)与刀头(3),所述底座(2)的数量为一个,刀头(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锚头还包括连接帽(4),且连接帽(4)、刀头(3)、底座(2)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底座(2)包括底座头部(21)与底座尾部(22),所述底座头部(21)是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底座头部(21)的侧面是圆锥面或菱形锥面,所述底座尾部(22)包括上尾部(221)与下尾部(222),底座头部(21)的底面经上尾部(221)后与下尾部(222)相连接,底座头部(21)、上尾部(221)的内部开设有同一个柱型的窝孔(23),该窝孔(23)的顶面与底座头部(21)的顶面相平齐,窝孔(23)的内壁套丝以连接锚杆杆体(9),上尾部(221)窄于底座头部(21)底面、下尾部(222),上尾部(221)与底座头部(21)、下尾部(222)之间形成有环向槽(24);所述连接帽(4)包括连接杆(41)与压盘(42),该连接杆(41)的底端与压盘(42)顶部的中心部位垂直连接,压盘(42)的底部为上宽下窄的锥台结构,压盘(42)底部的侧面为圆锥面;所述刀头(3)包括内刀块(31)与外角块(32),所述内刀块(31)为柱型的四面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内平面(311)、盘滑面(312)、外平面(313)、座滑面(314),所述内平面(311)、外平面(313)相互平行,内平面(311)与盘滑面(312)、座滑面(314)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外平面(313)与盘滑面(312)、座滑面(314)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盘滑面(312)高于座滑面(314)设置,盘滑面(312)与压盘(42)底部的侧面滑动配合,座滑面(314)与底座头部(21)的侧面滑动配合,外平面(313)上近座滑面(314)的部位连接有外凸的外角块(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704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拉式坐便、蹲便器
- 下一篇:一种油脂碱炼工艺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