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NOx工艺尾气的脱硝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0292.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4;B01D53/76;B01D53/14;B01D53/78;B01D53/79;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NOx工艺尾气的脱硝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含高浓度NOx的工艺尾气引入一级氧化器进行氧化处理;(2)将一级氧化后的工艺尾气和来自一级循环罐的吸收液分别引入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中,工艺尾气与吸收液混合反应,工艺尾气中部分NOx被吸收,剩余尾气引入二级氧化器进行氧化处理,出反应器的吸收液分为支路1和支路2,支路1循环回一级循环罐,支路2进入二级循环罐,与二级循环罐内吸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的吸收液经二级循环泵后分为支路1’和支路2’;(3)支路1’和二级氧化后的尾气分别引入高效吸收塔,尾气经吸收液吸收处理,吸收液返回二级循环罐循环使用,支路2’进入一级循环罐,与一级循环罐内吸收液混合反应后循环使用,经处理后的尾气经除雾后达标排放。该方法吸收效果好,经处理后的高浓度NOx工艺尾气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高效且无“三废”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ox 工艺 尾气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含NOx工艺尾气的脱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1)将含高浓度NOx的工艺尾气引入一级氧化器进行氧化处理;(2)将一级氧化后的工艺尾气和来自一级循环罐的吸收液分别引入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在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中,工艺尾气与吸收液混合反应,工艺尾气中部分NOx被吸收,剩余尾气引入二级氧化器进行氧化处理,出反应器的吸收液分为支路1和支路2,支路1循环回一级循环罐,支路2进入二级循环罐,与二级循环罐内吸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的吸收液经二级循环泵后分为支路1’和支路2’;(3)支路1’和二级氧化后的尾气分别引入高效吸收塔,尾气经吸收液吸收处理,吸收液返回二级循环罐循环使用,支路2’进入一级循环罐,与一级循环罐内吸收液混合反应后循环使用,经处理后的尾气经除雾后达标排放;步骤(2)所述的一级循环罐的吸收液为质量浓度5%~30%的尿素水溶液;步骤(2)所述的工艺尾气与一级循环罐的吸收液混合反应条件为:温度5~40℃,液气比5~50L/m3,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1~500秒;步骤(2)所述二级循环罐内的吸收液为质量浓度5%~30%的酸性尿素水溶液,pH值为1~6;步骤(3)所述的高效吸收塔中的吸收处理条件为:吸收温度50~90℃,液气比为2~30L/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402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