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囊包裹技术在制备组分中药苓归益智片制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5227.7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红;姚譞;樊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张江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51;A61K36/284;A61P9/1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囊包裹技术在制备组分中药苓归益智片制剂中的应用,以及所制备的苓归益智片制剂,所述应用包括:将茯苓、白术、当归进行超临界萃取,获得超临界萃取物和药渣;将超临界萃取物制备微纳囊;药渣水提,获得粉状物;将微纳囊与所述粉状物混合,制成药物制剂。本发明将微纳囊制备技术应用于超临界萃取油的包合,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微纳囊囊膜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同时能够起到隔离弱极性超临界萃取物与水提极性成分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囊 包裹 技术 制备 组分 中药 益智 制剂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微纳囊包裹技术在制备中药苓归益智片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茯苓、白术、当归进行超临界萃取,获得超临界萃取物和药渣;其中,按照重量比例,中药组分茯苓、白术、当归的组成为:茯苓1500‑2000份;白术700‑1000份;当归300‑600份;将超临界萃取物制备微纳囊;药渣水提,获得粉状物;将微纳囊与所述粉状物混合,制成药物制剂;所述微纳囊的制备方法包括:超临界萃取物加入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分散液中,混合后冷却至‑15℃以下,获得油相;葡聚糖和表面活性剂溶解冷却至‑15℃以下得到水相,油相和水相混合,冷冻干燥得到微纳囊;其中,每3000g中药组分,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葡聚糖、表面活性剂用量为: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10‑40ml;葡聚糖80‑150g;表面活性剂10‑8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张江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张江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952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