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回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6878.1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春;张垒;余刚强;王丽娜;王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回用工艺,该系统包括除油池、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生物滤池、多介质过滤器、以及吸附装置。本发明通过将多种装置组合成新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药剂,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降低了焦化废水处理成本,节约大量生产用水,为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高效的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废水 深度 处理 系统 及其 用工 | ||
【主权项】:
1.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除油池(1)、调节池(2)、生化池(3)、沉淀池(4)、生物滤池(5)、多介质过滤器(6)、以及吸附装置(7),其中,所述除油池(1)设有焦化废水入口(1.1),所述除油池(1)的除油废水出口(1.2)连接调节池(2)的除油废水入口(2.1),所述调节池(2)的调节处理废水出口(2.2)连接生化池(3)的调节处理废水入口(3.1),所述生化池(3)的生化处理废水出口(3.2)连接沉淀池(4)的生化处理废水入口(4.1),所述沉淀池(4)的污泥回流出口(4.2)连接生化池(3)的污泥回流入口(3.3),所述沉淀池(4)还设有污泥外排出口(4.3),所述沉淀池(4)的上清液出口(4.4)连接生物滤池(5)的上清液入口(5.1),所述生物滤池(5)的生物处理废水出口(5.2)连接多介质过滤器(6)的生物处理废水入口(6.1),所述多介质过滤器(6)的滤液出口(6.2)连接吸附装置(7)的滤液入口(7.1),所述吸附装置(7)还设有回收液出口(7.2);它还包括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第一气体出口(8.1)连接生化池(3)的第一气体入口(3.4),所述鼓风机(8)的第二气体出口(8.2)连接生物滤池(5)的第二气体入口(5.3);所述除油池(1)内设有斜管和撇油装置,所述斜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45°~60°;所述调节池(2)内设有潜水搅拌器;所述生化池(3)包括依次排列的厌氧池(9)、兼氧池(10)和好氧池(11),所述厌氧池(9)的高度大于兼氧池(10)的高度,所述兼氧池(10)的高度大于好氧池(11)的高度,所述厌氧池(9)内设有第一搅拌器(9.1),所述兼氧池(10)内设有第二搅拌器(10.1),所述好氧池(11)内设有曝气装置(11.1)和斜板(11.2),斜板(11.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0°~45°,从而有利于挡住好氧池内污泥和生物载体的流出;所述好氧池(11)内设有球状活性炭生物载体,所述球状活性炭生物载体的体积为好氧池(11)容积的1/100~1/50;所述沉淀池(4)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生物滤池(5)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5)的底部布有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及曝气管;所述生物滤池(5)的填料为陶粒,填高与滤池的高度比为1∶1.5~3,所述陶粒粒径为1.5~6.0mm,堆积密度为0.80~0.95g/cm3 ,比表面积为2.5~6.0m2 /g,孔隙率为50~60%;所述生物滤池(5)的底部铺设卵石,所述卵石的直径为100~15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768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