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污水回注低渗透油田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9130.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强;王静;徐鹏;徐闯;胡婧;孙刚正;宋欣;吴晓玲;刘涛;谭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污水回注低渗透油田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多效除油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浮油、分散油和部分悬浮物;双效气浮处理,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和胶体状悬浮物;活性污泥处理;沉淀处理,进行泥水分离;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去除胞外聚合物;微絮凝-双介质过滤处理;膜过滤处理,经过膜过滤装置后,污水中石油类含量小于1.0mg/L、悬浮物含量小于1.0mg/L、悬浮物粒径中值小于1.0μm、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各项指标均低于低渗透油田要求的A1级水质标准。本发明具有处理工艺合理、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原油可回收利用;膜的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长;同时解决了低渗透油田欠注问题,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稠油污水回注低渗透油田的工艺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水回注低 渗透 油田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稠油污水回注低渗透油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效除油处理稠油污水首先进入多效除油装置,多效除油装置内顺序设有重力沉降区、聚结除油区和斜板沉降区,稠油污水先在重力沉降区进行初步的重力分离,去除浮油及粒径较大的分散油;然后,污水进入聚结除油区,依靠其中的粗粒化材料,通过润湿、碰撞作用,使油滴变大;最后,污水再进入斜板沉降区;经过多效除油装置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浮油、分散油和部分悬浮物;(2)双效气浮处理多效除油装置出水直接进入双效气浮装置,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和胶体状悬浮物,双效气浮处理出水含油小于30mg/L、COD为350~500mg/L;(3)活性污泥处理双效气浮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经冷却降温处理,控制水温低于40℃后进入活性污泥处理装置,实现对污水中的乳化油、溶解油及有机污染物降解与转化,活性污泥处理出水含油小于2mg/L、COD小于120mg/L、BOD小于15mg/L;(4)沉淀处理活性污泥处理装置出水进入沉淀装置,进行泥水分离,并将浓缩后的污泥按50~100%的回流率回至活性污泥处理装置,沉淀装置尾端设有出水堰,单位堰长的出水量低于10m3/m·h;(5)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经沉淀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去除胞外聚合物;(6)微絮凝‑双介质过滤处理: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出水进入微絮凝‑双介质过滤装置,絮凝剂采用高分子絮凝剂,用量1.0~3.0mg/L,双介质过滤装置采用石英砂和核桃壳的双滤料装置;(7)膜过滤处理经微絮凝‑双介质过滤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膜过滤装置,去除悬浮物、控制悬浮物粒径中值,经过膜过滤装置后,污水中石油类含量小于1.0mg/L、悬浮物含量小于1.0mg/L、悬浮物粒径中值小于1.0μm、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各项指标均低于低渗透油田要求的A1级水质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91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