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改性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自修复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1832.6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6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梅;闫子英;郝芹芹;任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B01J1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改性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自修复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为1)以尿素、甲醛制备囊壁的预聚体;2)以环氧树脂为芯材制备O/W型乳液;3)将预聚体和乳液混匀,缩聚,洗涤,干燥后,得自修复微胶囊;4)将制备的微胶囊浸泡在已配制的钛酸酯偶联剂溶液中,反应后洗涤,过滤,干燥后,获得表面改性的自修复型微胶囊;5)将制备的改性的自修复微胶囊加入到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中,固化后再后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自修复型微胶囊进行表面改性,并应用到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中,显著改善了自修复微胶囊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改善了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改性 修复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复合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表面改性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甲醛按摩尔比1:1~1:3的量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形成脲甲醛溶液;在脲甲醛溶液中加入占脲甲醛质量百分数为0%~50%的三聚氰胺,采用调碱剂调节pH值为8~9,缓慢升温至60~80℃,水浴恒温反应至终点,停止加热降温至室温,制得透明粘稠的预聚体,其中,壁材原料为尿素、甲醛和三聚氰胺;2)取壁材原料与芯材原料质量比为(3~5):10的环氧树脂为芯材,加入100份去离子水、1.5~3份囊芯稀释剂、0.5~3份乳化剂、0.05~1份消泡剂,搅拌速率600~800rpm下乳化1~2h,形成O/W型乳液;3)将步骤1)得到的预聚体加入步骤2)制备的O/W型乳液中,搅拌恒温60~80℃,反应1~3h,此阶段分批加入调酸剂溶液,缓慢调节pH值为2~3,200~400rpm下继续搅拌,1~3h完成微胶囊的固化过程,最后加入调碱剂溶液将体系pH调至5~7,得到自修复微胶囊的悬浮液;4)将步骤3)得到的悬浮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蒸馏水洗涤,冷冻干燥,即得自修复微胶囊产品;5)按照重量份计,称取5~15份的溶剂,将3~10份的钛酸酯偶联剂缓慢加入,搅拌待其充分溶解稀释后加入100份步骤4制得的自修复微胶囊产品,钛酸酯偶联剂经过醇解或水解后反应生成的Ti‑OH和微胶囊表面的‑OH形成氢键,通过化学吸附附在微胶囊的表面;混合均匀室温反应30~60min后洗涤,过滤,30~50℃真空干燥20~30h即得表面改性自修复微胶囊;所述溶剂为溶剂油、石油醚、苯醇或异丙醇;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酰基)钛酸酯、异丙氧基三(磷酸二辛酯)钛酸酯、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三异硬酯酸钛酸异丙酯、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或四异丙基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018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用滚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双螺纹成型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