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火花进行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1796.2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王东;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9/00 | 分类号: | B23H9/00;B23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火花进行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方法,属于电火花放电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漏斗,特征在于将待加工的钛合金冷却至‑100~‑80℃,用Cu基SiC复合电极在煤油中对振动的钛合金工件进行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的放电电流为3~6A,脉冲宽度为60~90us,脉冲间隔为5~7s;煤油还混匀有粒径为3~5um的Si粉。此种方法能够在钛合金表面生成含有硬质相TiSi、TiC和SiC的改性层,该层致密、均匀且平整,有效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火花 进行 钛合金 表面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电火花进行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漏斗,其特征在于:将待加工的钛合金冷却至-100~-80℃,用Cu基SiC复合电极在煤油中对振动的钛合金工件进行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的放电电流为3~6A,脉冲宽度为60~90us,脉冲间隔为5~7s;煤油还混匀有粒径为3~5um的Si粉;所述Cu基SiC复合电极是通过激光将Cu基SiC复合微粉烧结在振动的基板上,基板的振动功率为80W~100W,振幅为1~2um;所述Cu基SiC复合微粉的制备步骤如下:a、化学镀铜:将SiC制成粒径为3~5um的微粒,对SiC微粒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并干燥,制得SiC镀铜微粒;b、制备熔液:将金属纯Cu加热至1150~1180℃,制得Cu熔液;c、微粒植入:在漏斗中设置导管,导管的下端位于漏斗底部的漏嘴处、上端连通高压氮气源,导管还连通送料管,送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均匀送料器;漏斗的底部设置送气装置,送气装置的出气口朝向漏嘴处;将步骤b制得的Cu熔液倒入漏斗中,步骤a制得的SiC镀铜微粒加到均匀送料器中,同时开启高压氮气源、均匀送料器和送气装置,SiC镀铜微粒通过送料管均匀地进入导管,并在高压氮气源的风力下被吹出导管,Cu熔液包覆在SiC镀铜微粒的外周并一同从漏嘴漏下,被气体雾化成复合微粉;d、筛选:步骤(c)制得的复合微粉过100~150目筛,取筛下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217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系统的弯头焊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金属锯带生产系统